春分,暗藏儒释道第一智慧,天地人神妙真谛

来源:www.wenyiw.com
时间:2019-03-21 10:17:57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二月中,分者半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春秋繁露·阴阳出入篇》又说: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二月中,分者半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春秋繁露·阴阳出入篇》又说:“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春分,不仅是春季九十天的中分点,还是昼夜等分、寒暑均平之日,所以古时又称“日中”“日夜分”“仲春之月”。

所以春分的精髓,正是一个“中”字。而这个中字,其实既包含着儒释道的第一智慧,又诠释着天地人的神妙真谛,乃最能代表中国文化内涵的一个字。其中智慧,意味无穷。

春分,暗藏儒释道第一智慧

中国文化的最高处,是一个“道”字。什么是道?南宋张三丰言:“夫道,中而已矣”。道,就是中。中国文化的三大源流是儒释道,而儒释道的根本智慧,都是一个“中”字。儒家称为中庸,道家称为中气,佛家称为中观。

得儒家中庸,人才正派

很多人理解的中庸都是老好人、和稀泥,其实离真正的中庸差了十万八千里。宋代程颐言:“不偏之为中,不易之为庸。”中就是不偏不倚,庸就是永恒不变的理念和原则。说白了,一个真正中庸的人,是一个内心有着坚定的原则和操守,为人行事公道正派的人。

\

这是一种大智慧,更是一种真修养。按照这种准则去行事为人,则就是那条修炼之途。

得道家中气,人才大气

何为中气?《道德经》言:“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中气就是天地间阴阳二气在对冲之中形成的畅达一气。一个有中气的人,底气足,心胸阔,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中气十足”。这样的人,往往是一个大气的人。一个小气的人,则往往是精神萎靡、底气不足的。

如何才能有一份中气?《庄子·人间世》讲“托不得已以养中”,中是需要养的,养料则正是人间的那些“不得已”,吞得下委屈,才能喂得大格局和气量。老子又讲“多言数穷,不如守中”,中又是需要守的,守的方式就是不多话、不多事,容得下,忍得住。多话多事的人,往往心性轻浮,斤斤计较。

天地有阴阳,人间事同样有阴阳,是的非的,好的坏的。心胸够大,才能容得下二气对冲;心地够正,才能心不动使其贯通为畅达一气。这就是大气的真谛。

\
得佛家中观,人才心大

大乘佛教有两大学派,一个是唯识,另一个便是更受推崇的中观。所谓中观,就是心不落在任何一边,不在这也不在那,不在正也不在反,说白了就是不要有任何执着。没有任何执着,才没有任何束缚。一有执着,心便受困;执着越大,心便越小。

不执着太难,尽量放下一些却是可以做到的。如何去做?最有用世人却往往不自知的一点,就是觉察自己的心。在你不自觉中,你心里暗地生起的欲念就会绑架你的意识,教唆你去做种种追逐,进入一条没有尽头、恶性循环的不归路。而一旦觉察,这些念头就会自己消失,就如鬼是见不得光的。《楞严经》所谓“念起即觉,觉已不随”。

不断觉察,就是在不断化解自己的执念,不断扩大自己的心量,一直大到空明。心一大,眼前天地就广,脚下之路就宽。

\
春分,暗藏天地人神妙真谛

春分这个节气极妙,它不仅是春天的中点,昼夜等分之日,还是两个大有深意的节气的中间节点——前一个是惊蛰,后一个是清明。

惊蛰,眠伏一个冬天的蛰虫开始苏醒,同时寓意蛰伏和奋发,是一个最好的开始;清明,《历书》云“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天清地明,则如同一个最好的结果。春分,正处在这两个节气的中间,寓意的便是那个过程,以及所应秉持之道。

这便是中道。综合儒释道的大智慧便是:以中观修空明之心,以中气做大气之人,以中庸行正派之事。春分是天时,大地上是春意正在盎然,人如果能够惜此天时地意,秉持奉行中道,便正是天地人和的气象。

再将惊蛰之道和清明之意相连接,便就是那天地人合一的神妙真谛所在。对这一真谛的最好诠释,是《中庸》里的一句话: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惊蛰就如同“喜怒哀乐之未发”,春分就如同“发而皆中节”,清明则是那“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三者合之,便得“天下之大本”“天下之达道”。这条路,叫“致中和”;这种境界,名“中和”。

\
因此《逸周书·周月》说:“春三月中气:惊蛰,春分,清明。”中国文化的根本,就是“中和”二字;中国人几千年来的最高追求,就是入中和之境。

这种境界,也正是王阳明心学“四句教”所说:“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最内,是不动心;动心,则明善恶;做事,须凭良知。

千言万语还是一句话——做个好人。这一点,极浅,也极深。

从春分到清明,是春分的三候:“一候元鸟至;二候雷乃发声;三候始电。”春分后,燕子从南方飞回,下雨时开始打雷,然后出现闪电。《七十二候集解》认为,雷声是阳气奋激挣脱阴气包围所发出之声,闪电是阳气大盛抑制阴气所发出之光。

这是一个阳气生发而到大盛的过程,极盛之后,便是天清地明之境。人生,从蛰伏到奋发,在奋发中最终登顶巅峰,见识到更广大悠远的风景,不也是这样吗?

春光正在明媚途,人生须向得意中。

最新热点

更多

朝鲜油画性价比高,成投资收藏界黑马!

独一无二的创作土壤和氛围,铸就了一支没有任何功利色...[详细]

论    坛

更多

宜    居

更多

散步和口腔运动:钟敬文先生的养生之道

历经仄径与危滩,步履蹒跚到百年。人民的学...[详细]

百花齐放! 济南迎来赏花踏青好时节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3月18日,...[详细]

山东: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治理 打好污染防治八大战役

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详细]

青岛蓝谷:打造国家海洋强国战略“科创大脑”

近日,全国人大代表、中科院院士、海洋试点...[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