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步和口腔运动:钟敬文先生的养生之道

来源:www.wenyiw.com
时间:2019-03-21 09:32:30

历经仄径与危滩,步履蹒跚到百年。人民的学者钟敬文先生,为了伟大的人民事业耗尽了最后的精力,2002年1月撒手西归。尖冰为此融化,大地热...

\
“历经仄径与危滩,步履蹒跚到百年”。人民的学者钟敬文先生,为了伟大的人民事业耗尽了最后的精力,2002年1月撒手西归。尖冰为此融化,大地热泪盈盈,学术界哀声戚戚。尽管是高寿中的高寿,但一时间还是不能接受这个事实。3月20日,是钟先生诞辰116周年,重发此文,以示纪念。

先生的身体一直很好,精力旺盛,生前还带着18位博士生研究生及数名访问学者。离永别的前半个月,还计划好了要主持二年级博士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会。像他这样超越常人所能、老当益壮地继续为学科和教育事业发展而建功立业的情况,在世界上也是绝无仅有的。在先生98岁生日的贺寿会上,季羡林先生说:“我可以保证,钟先生能活120岁。”即便是在先生与病魔搏斗的时候,我们仍然坚信这个保证。

先生走了,留下了大量的财富,这些财富是我们这些先生的弟子们享用不尽的。本文要谈的养生之道,便是先生送给我们的财富之一。

大凡有名望的人,总有一些脾气或者说是个性,去登门拜访之前必须打个电话预约,否则贸然造访,轻则被视为没有礼貌,重则被拒之门外。钟敬文先生生前每天要接待许多来访者,他们中有的事先打过招呼,有的则唐突的很。然而,只要说明来意,钟先生都会热情接待。我的一些朋友想去拜访老人家,问我要履行什么手续,我说只要轻轻敲敲门就行。

来访的人中,有的是来讨教学问的,有的是来汇报学习心得的,有的是来送自己新近出的书的,有的甚至是来问长寿秘诀的。若是后者,倒不必先生亲自作答,我作为先生的弟子,可以道出一二。诸如大事不糊涂,小事糊涂;宽厚待人,善解人意。物质生活中,有饭吃有衣穿即可,做学问则一丝不苟,活到老学到老等等。对一般人而言,这些说说容易,做起来却十分艰难,而先生的一生就是这样走过来的,走得这样坦荡、执着。

中国人一向讲究食补,有些人很想知道先生一日三餐所食何物,所饮何汤,或伴有何种灵丹妙药。其实,先生吃的很简单,可谓清茶淡饭。一次陪先生吃饭,问先生想吃什么,先生诙谐地说:“我是无齿(耻)之徒,欺软怕硬。”凡是能嚼得烂,先生都吃,不像有些老年人,有种种的口忌。即便在友谊医院住院期间,先生所食的也主要是医院做的通常的饭菜,主食是馒头和水饺,副食为菜蔬或蛋羹。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详述了中西饮食现象的差异,得出结论:“中国人所饮者为清茶,所食者为淡饭,而加以蔬菜豆腐,此等食料,为今日卫生家所考得为最有益于养生者也,故中国穷乡僻壤之人,饮食不及酒肉者,常多上寿。”钟先生虽不深居穷乡僻壤,但饮食为清茶淡饭。成为百岁老人,与此种良好的饮食习惯不无关联。

除了上面这些带有根本性的因素之外,钟先生的生活习惯有两点我们也应该仿效、学习,但同样也是很难学到的。

一是早上起来散步,数十年如是。早上空气好,车少,比较安全。先生出门都带着拐杖。拐杖时而挂于手腕,时而夹在腰间,拄地的时间则较少。遭遇熟人,他们便会陪先生走上一段,边走边谈。先生的记忆好得惊人,凡有一面之交,都能记忆犹新。于是话题便从过去交往的经历谈到现在又伸向未来,从A君说到B君再扩大到C君。临别时,先生定会托这位熟人捎去一大堆问好的话,问候熟人的熟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走在朝霞中的先生成为北师大一道靓丽风景。对此,启功先生时常津津乐道,四处宣扬。北师大无山无水,但伴随钟先生轻盈的步履,北师大校园充溢着灵性。有一天,一位外地来的学生不知从何处得知先生清晨活动的规律,抱着十几本先生写的书,俟于先生必经的路口。先生坐在路旁绿色的椅凳上,认认真真在自己写的书上签自己的名字。回到家里,比平日晚了半个多小时。

先生散步的路径大致是固定的,有时,心血来潮,也会改变行走路线,竟然直奔13楼博士生宿舍。当民俗学专业的博士生们知道先生来“突然袭击”,便纷纷从床上滚下,穿着睡衣往楼下跑,迎接先生上楼。由此,先生的弟子大多很早起床,不敢懈怠。

当然,散步的时间不尽在早上,春暖花开和秋高气爽的时节,先生更愿意呆在户外。即便在晚年,也是如此。先生一生爱花,书房四季鲜花不断。但遍地花卉绿荫更能激发先生的诗情和灵感。漫步于奇花异草之间,或许还会脱口吟咏十多年前的《看花》诗句:“号作春城语岂夸,世人都喜说山茶。我来正及群芳盛,壮采尤推大丽花。”走过图书馆旧馆南边的花圃,信步来到牛门。牛门的对面,有数家书店,全打8折。先生的弟子常来购书。先生听说,亦争当顾客,每次能购回两三本。先生书房不断增高的书堆中,有些新书是先生亲自选购的。近百岁老人,仍逛书店,委实闻所未闻。

先生的生日正值仲春时节,晚年许多生日都是在公园里度过的。陶然亭、玉渊潭、香山……,在弟子们的簇拥下,先生迈着轻盈的步伐,融入大自然的怀抱,尽情享受春风的抚慰和生日的快乐。他不停地走,不停地吮吸着鲜花绿草的芬芳,不停地回忆往事。在阔别了20年的陶然亭公园,为了寻找陶然亭碑,他几乎走遍了整个园林;在玉渊潭,他一边踱着步,一边用蘸满清水的粗大毛笔在青石板上龙飞凤舞;在香山的流觞曲水处,他大谈特谈休闲文化。对先生来说,散步是最好的休闲。

二是口腔运动。钟先生学识渊博,又很健谈,从古史到逸闻,从名胜古迹到地方物产,从民俗到俗民,从理论到实践等等,话题极其辽阔。不论年长的还是年少的,只要与先生面对面,就能谈出许多共同感兴趣的内容,并且谈个没完。先生坐在一张有扶手的靠背椅上,旁边堆满了书,置于表层的是先生最近读过或正在读的。当来访者随手抽出一本翻阅时,先生便会详细讲解此书的内容和作出恰当的评价。于是,从这本到另一本,从中国到外国,知识和睿智在侃侃而谈中汩汩涌出。听者频频点头,仰慕之情油然而生。

我作为先生的弟子,隔三差五要去先生家。有时是为了某一具体的事情,更多的时候没有明确的目的。先生的弟子们都养成了时常到先生家坐坐的习惯。不论是何种情况,每次谈的话题都是新鲜的,即便是同样的题目,也决不会重复已讲授过的内容。谈话时间短则半小时,长则两三小时。很多次,恐先生口腔运动过度,有损身体,便起身告辞,可先生并没有打住的意思,仍旧滔滔不绝,我不得不又坐下。

先生晚年,提笔手微抖动,书写不甚便利。因此,其学问和思想的传输主要靠口头语言。口腔运动便成了做学问的一种途径。先生说,弟子们记,下次弟子们念所记文稿,先生听而改之,弟子们又记。有时已念至末尾,先生又嘱返回前面某页,指出某处说法不妥,应该改正。在这种边说边念边听边记边改的过程中,弟子们收获甚多,终身受益。如此反复5、6次,一篇文章大体定型。先生晚年仍有著述发表,而且颇丰,依赖的正是口腔运动。

更为剧烈的口腔运动是在课堂上。先生给博士生主讲两门课,“中国民俗史”和“中国民俗学史”。两课皆由先生亲笔拟定讲授提纲和阅读书目。先生手攥提纲,胸有成竹,出口成章。博士生的课,本多以讨论为主,但大家都想听先生讲。于是,一堂课从开始到结束,先生都在不停地做口腔运动。先生手边放着盛满水的茶杯,可往往讲兴勃发,全然不顾口干舌燥。弟子频频递上水,先生难得喝上一口。有时先生拿起茶杯要喝水,讲着讲着又放下了。弟子们只能干着急。下了课,茶水依旧是满满的。

北师大主楼未拆时,民间文学教研室在主楼6层。先生上午的课总要上到12点半以后,这可急坏了开电梯的阿姨,很多次,阿姨实在等不下去,就关掉电梯回家吃饭去了。先生只好自己走下楼梯。

散步和口腔运动,乃是人人与生俱来的。然而,先生的散步和口腔运动,非同一般。“路满满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先生所走的,是一条伸展了一个世纪的追求学术真理的心理路程;先生发出的,是响彻了一百年的广大人民共同的声音。这路程还在延续,这声音将永远回荡。


最新热点

更多

朝鲜油画性价比高,成投资收藏界黑马!

独一无二的创作土壤和氛围,铸就了一支没有任何功利色...[详细]

论    坛

更多

宜    居

更多

散步和口腔运动:钟敬文先生的养生之道

历经仄径与危滩,步履蹒跚到百年。人民的学...[详细]

百花齐放! 济南迎来赏花踏青好时节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3月18日,...[详细]

山东: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治理 打好污染防治八大战役

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详细]

青岛蓝谷:打造国家海洋强国战略“科创大脑”

近日,全国人大代表、中科院院士、海洋试点...[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