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的水战是这样的

来源:
时间:2015-04-22 19:49:07

孟津渡口阵容整齐,准备渡河的周军 孟津渡口阵容整齐,准备渡河的周军这里没有使用海战的定义,原因很简单,中国历史上大部分的水面厮杀是...

孟津渡口阵容整齐,准备渡河的周军 孟津渡口阵容整齐,准备渡河的周军孟津渡口阵容整齐,准备渡河的周军 孟津渡口阵容整齐,准备渡河的周军

这里没有使用海战的定义,原因很简单,中国历史上大部分的水面厮杀是在江河而非大海上进行的。我们回到公元前11世纪的黄河孟津渡口,意气风发的周武王率领大军正在渡过黄河,浩浩荡荡杀奔商纣王的老巢,为了保证顺利渡河,他的首席智囊姜子牙提前来到了河边,赶制了47艘大型船只。

《史记·齐太公世家》里描述了姜子牙当时威风八面的派头,周军渡河时,姜子牙亲临监督,他左执黄钺,右擎白旄,大声喝斥部下:“苍兕苍兕,总尔众庶,与尔舟楫,后至者斩!”东汉马融注释:“苍兕,主舟楫官”,且不管这是人名还是官名,苍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水军指挥官。

水面车战

在那个时代,船只的分类已很详细,《六韬·军略》就曾提到,横渡江河的船只名为天黄、飞江,逆流而上的船只叫浮海、绝江,但这些船只主要作用是运输而非作战,还不能称为真正的战船。长江以南,水网密布,春秋时期,楚、吴、越三国是这一带的强国,中国最早的水军也就产生在这里。公元595年,楚国曾以舟师伐吴,公元567年,吴国的公子光也就是后来的吴王阖闾,率水军逆流而上反攻楚国,双方在今天的安徽当涂附近接战,楚军利用上游之利乘高攻击,吴军大败,连旗舰“余皇”也成了楚国的战利品。公子光暗忖不好交待,只好另出奇谋,他挑选了三名勇士,化装成楚军,潜到“余皇”附近,然后公子光率军夜袭,每呼一声,大胡子勇士即起而应声,乘着楚军搜杀应者之时,吴军一举夺回了“余皇”,当然三位勇士也壮烈牺牲了。

吴王的座舰“余皇号”吴王的座舰“余皇号”吴王的座舰“余皇号”吴王的座舰“余皇号”

在吴国最强盛的那些年里,水网密布的内陆江河已不再满足这个国家的雄心,于是吴王夫差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支海军。公元前488年,也就是越王勾践靠吃屎偷生的时候,夫差向中原的礼仪之邦鲁国下了最后通牒,要求进献“百牢之礼”,牢是一个特有名词,一牢就是牛、羊、猪各一头,诸侯给周天子的贡礼一般也就是12牢,夫差开口就要百牢,确实有点欺负人。为了让家乡躲过这场灾祸,孔老夫子特地派了最能言善辩的徒弟子贡到吴国走了一遭,一番唇枪舌剑,好歹打消了夫差的念头。

其实,鲁国那几杆破枪还真不在夫差的眼里,他为了争霸主的名头,正打齐国的主意,只好先放下鲁国。公元前485年,鲁哀公联合邾、郑两个小国进攻齐国,夫差也尽出精锐相助,并派大夫徐承率领一支舟师“自海入齐”,准备在山东半岛登陆,从侧后攻击齐国首都临淄。如果夫差的计划成功,这将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两栖作战,但事情显然没那么顺利,徐承被决定性的击败了,原路撤回,至于他是在海上被打败?还是登陆后被击退,并没有详细记载。

在楚、吴、越三个水上强国的较量里,地居上游的楚国一直是占优势的,顺流而下的楚国水军势如破竹,称雄一时,但随着“余皇”事件中的主角公子光在吴国掌权,以孙子、伍子胥为首的大批高人迅速汇集到吴国,楚国从此再难讨得便宜,伍子胥更是着手建立了中国也是世界上第一支特混舰队。伍子胥的特混舰队由一批名字古怪的舰只组成,包括大翼、中翼、小翼、突冒、楼舡、桥舡等等,这些舰只都被赋予了不同的任务,这是伍子胥从车战里悟出的水战兵法。

采用双层结构的吴国水军主力战舰“大翼”采用双层结构的吴国水军主力战舰“大翼”

大翼就相当于战车里的攻车,担负主要作战任务;而小翼则相当于守车,运送给养物资之外,也可侦察和骚扰;突冒相当于步兵,用于配合大小翼;楼舡,则有点象重车,可以作为弓弩的发射平台;桥舡,就是骑兵,主要是快速突击。从体形来看,即便是大翼也相当可怜,伍子胥规定大翼的尺寸是“广十丈六尺,长十二尺”,换算过来,长度近25米,宽2.7米,比今天公园的游船强不了多少,但它毕竟是内河船舶,不是海船,因此也还说得过去。至于大翼的人员配置和武器装备,称得上那个时代的无畏级战列舰了,大翼的定员达到91人,其中桨手50人、指挥官4人、甲士26人,另有勇士多人分持长钩、矛、斧等武器,船体分为两层,浆手位于下层以站姿划浆,上层是甲士,按人员数量来看,跟今天的护卫舰差不多,大翼上还配备着弓弩和甲胄等多种装具。

伍子胥的的战术基本就是车战的水面版,将大、中、小翼编成一组,合称三翼,作为基本的战斗单位,突冒和桥舡等担任侦察、掩护和警戒任务,在三翼进入战斗之前,最大限度的袭扰敌人,楼舡的作用大概相当于一个浮动炮台,以重型的弓弩为其他船只提供火力支援,这一时期的战船无帆无舵,完全由浆手操控,因此顺流而下是一个很大的优势。

水战三部曲

靠着伍子胥建立的这支特混舰队,吴国水军称雄长江,基本抵消了楚国位居上游的优势,其实上游的因素本身也是矛盾的,以楚军为例,进攻时顺流而下,势如破竹,可一旦战败,就很难安全撤回。楚军的真正优势在于数量,因此接舷战对他们最有利,这与古罗马人希望将海战变成陆战的想法如出一辙。于是他们请来了史上最有名的工程师公输般(鲁班),开发了一种全新水战武器:钩拒。这东西的原理很简单,就是在长长的竹竿和木棒前端安装一个锋利的金属钩刀,战斗时,用它钩住敌舰,以便士兵跳帮肉搏,一旦失利或敌人使用火船,这个钩刀又能顶住敌舰,不让它靠近。

那个时代的水战在今天看来有点可笑,由于主要的杀伤手段是接舷战和弓弩,因此击沉敌舰是不可想象的,充其量只能杀死暴露在甲板上的水兵,像大翼这样的巨舰也可以尝试去撞沉较小的敌船,但概率很小。当然,派出类似水鬼的敢死队凿沉敌舰也是一个办法,在北京故宫的藏品《宴乐渔猎攻战纹铜壶》上,就有游泳的士兵互相攻杀的场景。

现藏于故宫博物院的“战国宴乐渔猎攻战纹铜壶”现藏于故宫博物院的“战国宴乐渔猎攻战纹铜壶”

继吴国之后兴起的越国,也建立了强大的水军。越国人民大多以泛舟捕鱼为业,建立水军有天然优势,勾践在木客山伐木造舰,数年之间,竟拥有“楼船卒二千八百人,死士八千人,戈船三百艘”。公元前482年,吴王夫差被勾践的恭顺迷惑,出动全军北上黄池,企图威服晋国,称霸中原,不料勾践却趁机分兵两路攻入了吴国腹地,姑苏城破,勾践的第一件事就是“徙其大舟”,把吴国的水军收为己用了,等到夫差匆忙率军返回时,他已经没有可以与越国抗衡的水军了。当时,夫差手下三军尚有3.6万左右,勾践的总兵力约有4.7万人,只是略占优势,但因为有水军配合,大获全胜。

战国时期,秦国崛起为新的水上强国,但与强大的楚国正面交锋,也难讨便宜,于是大将司马错提议伐蜀,灭蜀之后再利用顺流之势,浮江伐楚。秦惠王以后,秦国多次从蜀中出兵伐楚。公元前316年,司马错一次就出动大军十万,大舶船万余艘,运载大米六百万斤,攻占了楚国的商於之地,设为黔中郡。秦军连年进攻给楚国造成了巨大损失,但这一段的长江地形险峻,而楚国又在镇锁峡江的巫郡驻有重兵,因此秦军只能破楚却无法灭楚。直到公元前277年,秦国的蜀守张若第四次浮江伐楚,才在正面战场名将白起的全力配合下,突破了巫郡,却无法给楚国以歼灭性打击。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战国时代的水军虽然已经发展成一个强大的军种,仍不是战争的决定性力量。

由于地理环境的原因,西方的海军诞生得很早,地中海沿岸那些发达的贸易国家需要军队的保护,大约在公元前2500-1200年,克里特岛成为了海上武装力量最强大的地区,接着以经商闻名的腓尼基人也加入了海军强国的行列,最后希腊半岛的城邦成了这个地区的海上霸主。公元前1200年左右,希腊城邦与小亚细亚的强国特洛伊爆发了一导持续十年之久的战争,为了运送远征军,希腊动用了1200艘运输船,盲诗人荷马告诉我们:每条彼奥提亚船上有120人,每条法罗克提斯船上有50人,著名的军事历史学者修昔底德研究了这个数字,他的结论是荷马只是给出了这些船只运载人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由于这些船只还要运送给养,因此修昔底德折衷了一下,每条船平均85人,整个希腊远征军总共有10.2万人。

这样一来,我们不得不承认,在司马错“浮江攻楚”之前的几百年,希腊已经能够出动一支同等规模的远征军了。希腊世界的第一次海战发生在公元前664年,当时科林斯人和科西拉人为争夺贸易权而动武,我们不清楚战役的详细过程,但很明显它要比中国的“余皇”号事件早一些。

古希腊的50桨大船古希腊的50桨大船古希腊的50桨大船古希腊的50桨大船

大约在公元前5世纪中叶,希腊已经发展出标准的50桨的大船,桨手的数目刚好与伍子胥的大翼相当,当然它比大翼更长一些,50桨大船分为开舱和闭舱两种,开舱主要用于运输,而闭舱用于战斗。在战斗方面,50桨大船与大翼非常相似,都是桨手位于船舱底部,战士在上层作战,不同的是,50桨大船拥有大翼所不具备的风帆,因此它完全不需要像大翼那样,在作战时必须抢占上流地势,从这点上说,50桨大船与大翼虽属于同一级别,但更为先进。

中国大翼VS希腊三列桨

令人震惊的是,希腊人很快又拥有了更强大的三列桨战舰,它的桨手多达170人,标准的三列桨战舰长大约37米,宽5-6米,总重量45吨,几乎比大翼要大一倍以上。三列桨战舰有龙骨和甲板,风帆也增加到两面,船底有防锈蚀的涂层,而且它的拼装式船板使用了铜钉铆合,这使它更坚固、跑得更快。根据修昔底德提到的一个例子,如果桨手们肯卖命的话,三列桨战舰的平均时速可以达到7.5节,这绝不是天方夜谭。

20世纪80年代,西方曾经仿制了一艘三列桨战舰“奥林匹亚”号,总长36.9米,宽5.5米,满载排水量47吨,测试时速度就达到了9节,该舰如果悬起主桅的方帆,航行时和风的夹角为65°,在顺风情况下航速可以达到10.8节,这是相当惊人的。

 全速航行中的“奥林匹亚号”全速航行中的“奥林匹亚号” 全速航行中的“奥林匹亚号”全速航行中的“奥林匹亚号”

由于三列桨战舰的卓越性能,希腊人开发出了远比伍子胥的“水上车战”丰富得多的战术。除了弓箭的射击之外,三列桨战舰还可以用冲角撞击对方,利用尖利的船首高速从对方的侧面冲过,切掉对方的船桨也是一种常用的战术。在新片《300勇士:帝国崛起》中,我们可以看到Sullivan Stapleton饰演的希腊英雄地米斯托克利使用过这一战术。三列桨战舰的唯一缺点是它搭载的战斗员不多,一艘满载的三列桨战舰200人,包括170名桨手、10名风帆手,战士只有10名弓箭手和10名投枪手,相比之下,伍子胥的大翼则拥有38名全副武装的战士。

我们不妨八卦一下三列桨战舰遇到大翼时的情景,结果恐怕不会很美妙,大翼肯定不是三列桨的对手,唯一的机会是接舷跳帮。我们假定双方的桨手都是啦啦队,那么拥有更多格斗士兵的大翼将在肉搏战中击败不可一世的三列桨,但如果三列桨战舰携带了一定数量的重步兵的话,则又另当别论了。如果双方是全舰展开群殴,三列桨肯定占了绝对优势,毕竟是200人对91人,不公平的对决。

据说,托勒密四世(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3年)统治的埃及曾经制造过一种长达121.92米的巨型船只,重达3217吨,单是高出海面的部分就高达24.38米,可以运载4000名士兵,这几乎可以与当今美国的“尼米兹”级航母媲美了。但这种巨型战舰究竟是否存在过,一直是有疑问的,况且它并不适合战斗,只是象征着帝国的威仪而已。

最新热点

更多

福建肉身坐佛故乡已修祠堂打横幅 期盼佛像回归

  福建大田县吴山乡阳春村普照堂,村民打出了盼章公...[详细]

论    坛

更多

宜    居

更多

85岁老人传家宝民国纪念币遭工商查扣后丢失

申德林称,中国钱币博物馆内展示的这枚纪念...[详细]

长期佩带玉器 有吸收身体浊气的功效

长期佩带玉器,有吸收身体浊气的功效,而且...[详细]

说一说红木市场上最红的两个黄

海南黄花梨越南黄花梨2011年秋拍,中国嘉德...[详细]

红木品牌连天红深陷欠货危机:卖场先行赔付难兑现

首都机场的广告牌上,连天红霸气的广告十分...[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