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览--兖州

来源:
时间:2014-10-14 09:51:36

济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览。

  兖州大烧饼
 
  兖州大烧饼的制作者较多,各乡镇都有,在城内较有名气的是孙照珠,43岁,住兖州市白衣堂街。说到大烧饼的制作,一再强调,兖州大烧饼的特色就在:一、芝麻多(白芝麻);二、发面制作;三、不加任何糖份;四、使用苹果木炭。另外,一般大烧饼4个一斤,每天早晨发面50-100斤,一次发(醒)好,随着制作面越发越好,制作出的烧饼自然有一种稍带酸头的甜味,越嚼越甜,香脆可口。
 
  兖州大烧饼这一民间手工技艺具有文化价值。兖州大烧饼是鲁西南及兖州民间饮食风俗,其自身特点承载着当地人民群众生活风俗的重要信息,反映了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与中原农耕文明共冶一炉,流芳于世。
 
  兖州大烧饼,工艺流程复杂,这些生产技艺是劳动人民群众长期的智慧结晶,且难以为现代技术所代替,它蕴涵着科学技术基因,是有传承价值的文化遗产。
 
  兖州大烧饼这一民间传统手工技艺现已濒临失传。针对此项目濒临情况,兖州市文化部门已制定相关保护措施。待立项申报(济宁市市级)名录项目后,即着手实施该项目的全面保护与传承工作,使兖州大烧饼这一古老的民间手工技艺重新焕发出时代的光彩。
 
  柳下惠传说
 
    春秋时期,天下纷争,诸侯割据,那正是孔老夫子周游列国宣扬"克己复礼"的时代。作为与孔子同时代的柳下惠,名展禽,以学问和品德响誉四方,他的弟弟柳下跖秸秆造反,啸聚仙林,占据一方,还把劝其归顺周天子的孔老夫子痛斥辱骂了一番。柳下惠坐怀不乱就诞生在这一历史环境中。
 
  口口相传:寒冬深夜,兖州公子柳下惠正在家中研习学问。忽听院内"咕咚"一声,似有人跌倒,接着微弱的"救命声"传来。柳下惠不敢怠慢,急忙开门奔出,只见雪地里躺着一位妙龄少女。雪光下,这位女子衣衫单薄,看样子就要冻僵了。救人心切的柳下惠哪管"男女授受不亲",忙将小女子抱到房内,抱着女子"为其取暖",美少女的体香与发香沁人心脾,但柳下惠如和尚坐禅,心如止水,一心救人,并无邪念。美女苏醒过来。见躺在一位陌生男人怀里,又羞又愧,,又见自己衣衫完好,那男子并无废立之处,不由感激柳下惠救命之恩。遂说"如此恩德,小女子终身难报",如君子不弃,妾愿与公子结尾百年之好,以报大德。"说完,女子红晕上脸,更添娇媚,可谓美轮美奂。柳下惠正色答道:"小姐此言差矣,吾岂能施恩图报,做苟且之事,那样既侮辱小姐名节,有污柳下惠清明,徒惹世人笑谈,君子不能为也。"美少女听了柳下惠这番陈词,愧疚中更增添了对柳下惠高尚人品的敬畏之情。天明后,柳下惠护送少女返家。世人皆知柳下惠的品行操守,并无人怀疑他俩有苟且之事。从此,柳下惠坐怀不乱的故事就流传下来。
 
  兖州人民为纪念历史上的这位先贤圣人,在城内曾建"和圣祠",时代敬奉。实验小学原名"惠氏小学",亦是位纪念柳下惠而得名。柳下惠的出生地"和圣堂"村及他的墓地"高庙村"都与柳下惠的事迹密切相关。
 
  请猴
 
    所谓"请猴",即请猴王孙悟空。这是一项在春节勤俭以娱神、娱人为内容,以演唱、舞蹈祭祀活动为载体,蕴含着民俗、神话、艺术等诸多文化元素的传统民间文化活动。寄托着人们对神猴的崇拜,希望他降临人间,附体凡人,斩妖除魔,祛邪扶正的善良愿望。
 
  "请猴"这一民俗,在鲁西南风行于明末至民国时期,建国后逐渐绝迹,历经数百年。每逢农历腊月二十三至正月十五冬闲时节,百姓们常进行"请猴"活动。参与者多为青年人,老人妇女儿童则为观众。"请猴"仪式庄重中透着悠然韵味,在村口摆上桌案(可作"戏台"用),绑上旗杆,然后一帮男爷们抬上贡品香烛,高叫着"请猴喽--"奔向村西,选一高岗,摆供焚香,顶礼膜拜,嘴中念念有词,恳求大圣下凡。突然一人高喊: "猴来啦!",众人转身奔逃,按规矩最后一人便是被附体的猴王,他必须学者猴王动作,手舞足蹈,翻着筋斗,跃上村口桌案,爬上旗杆演唱。演唱内容 多为颂扬忠孝节义之人,贬斥忤逆不孝者,含沙射影地揭露村中某某不仁不义不忠不义的奇迹。故而"请猴"期间,村中打爹骂娘欺公婆的事基本杜绝。"请猴"之教化功能由此可见一斑。
 
  "请猴"这一民俗活动,显然受到了《西游记》的影响。成为人们自发的祭祀娱乐活动,抒发了普通百姓渴望借助神猴扫尽人间不平的真实情感。随着时代的发展,娱乐形成的改变,特别是封建迷信的扫除,人们思想观念的更新,"请猴"风俗渐被人们淡忘,迄今已有50余年未有这一民俗表演项目了,殊为遗憾。"请猴"活动的价值,应引起今人重视,主要表现如下:一是具有民俗学价值,它反映了先民们的"神灵崇拜"和祭祀文化,通过这一活动,使传统原始的农耕祭祀礼仪,得以保留下来;二是具有美学价值;"请猴"活动使民间艺术和文化创意有了交流和传承的平台,其豪放的舞蹈及原生态的演唱(表演),满足了基层群众的审美需求;三是其独特民间文化活动价值,集庄重与风趣、祭祀和娱乐为一体,寓教于乐,这是其他民间文化活动难以比拟的。
 
  兖州市文化部门十分重视对"请猴"这一民俗文化活动的挖掘、抢救。2003年,市民俗作者撰写了《请猴》一文,先后发表于《济宁日报》、《兖州日报》;二00七年,兖州文化工作者将这一项目艺术化地搬上舞台,并成功申报成为济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下一步,将着手实施对该项目的全面保护与传承工作;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赋予其心的时代意义,使"请猴"这一古老的民间春节文化风俗形成重新焕发出时代风采。
 
  大禹的传说
 
    追溯历史,兖州源自大禹治水划天下为九州。关于九州的划分,几千年来中国人一直在上下求索,今天地质考古和历史研究表明,四千年前,在中国东部出现海侵,发生了泱泱洪水,这是大禹治水的地理背景。古代英雄禹率领先民经过13年艰苦努力,"禹之决渎也,因水为师"(打字幕标出引文)治水成功,"茫茫禹迹,画为九州"(《左传》)并铸九鼎永镇之。今年,发现青铜器《遂公?》,将大禹治水传说的确凿记忆提前到了西周中期。同时也表明大禹治水已成为"德"的重要例证。
 
  山东兖州曾是大禹治水、定州的地方,这里到处有为纪念他而修建的古迹,在百姓中流传着大禹的业绩。兖州市地方政府把大禹传说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就是为了使大禹疏导有方、为民造福的精神千秋万代弘扬下去。
 
  据专家考证,大禹治水定州的区域,在4000年前应在兖州区域内。据《尚书 禹贡》载:"济河为兖州"。此说是指兖州的位置在济水和黄河之间,是今河南省的东部、山东省的西部及河北省的南部一带地方。明代于慎的《兖州府志》的《沿革志序》里说:"禹贡之界在济河",大意是说,大禹治水定州的功绩 主要在济河和黄河之间的兖州区域一带。
 
  传说中大禹继承父志,立下宏愿,决心根治水患,造福黎明百姓。为了治水,大禹日夜拼搏,经风沐雨,节衣缩食,躬亲为民,以民为先,与民众同甘共苦。他在和涂山氏女结婚后的第四天,就离家去治水。作为一个部落的首领,他不是指手划脚,而是"身执耒锸,以民为先",亲自指挥和带领百姓劳动。在治水的十三年光阴中,大禹的决心坚强如山。初过家门,妻子临盆,大禹治水受挫,抱愧不入荆门;二过家门,大禹为追回治水的同伴,越过家门,门外夫妇父子竟不能相认。三过家门,大禹远远看到家中的景象,为了不动摇治水的决心,又毅然越过了家门。
 
  大禹治水之所以成功,就是因其运用了正确的方法,垂范子孙后代,造福于人类。更为其天下谋利益的牺牲精神,成为后人敬仰的典范。
 
  大禹治水定州最为人们所传颂的是他亮节感人的忘我牺牲精神和无私奉献精神;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虽然这是一个古老的故事传说,但在一代一代的百姓中流传着。大禹治水的业绩在中华民族史上,树起了一座永不磨灭的丰碑,大禹精神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精神的具体体现,大禹自古至今都已然成为中国人心中的英雄和榜样。
 
  面对当今时代变迁和强势文化的冲击,古老的民间文学正面临逐渐消逝的危机。大禹所肇示大公无私、公而忘私的精神,在一些人们身上已被金钱崇拜所代替,中华文明铸就的·优秀道德规范,已被某些人抛诸脑后。面对当今变迁和强势文化的冲击,古老的民间文学正面临逐渐消失的危机。如大禹的传说,虽然已经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并且进入各种文化载体,但如何用更生动、形象化的传承方式,如何利用现代传播和文艺形式把大禹的传说更加发扬光大,却是一个亟待研究和实施的大课题。加强该项目的保护工作十分紧迫,刻不容缓。
 
  为此,兖州市人民政府和相关部门,制定保护措施如下:
 
  已将该项目确立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责成专门组织机构和人员进行研究和保护。制定出完整的保护计划和切实可行的措施。
 
  花棍舞
 
    一、"花棍舞"的文化根源及历史背景
 
  几千年来我国黄河流域土地贫瘠,生产力低下;旱则数月无雨,涝则洪水泛滥,哀鸿遍野,百姓深陷于水深火热的灾难之中。荒野万里,奉献的生产生活资料质劣量少,难以养育更多的生灵,难以使更多的群众衣食无忧,安居乐业,于是广大的市区家园的人们就到处流浪四处乞讨。相传,发祥于中原江北广大地区的汉族民间舞蹈--花棍舞,就通过丰富的肢体语言艺术的再现了当时当地的实际生活状况,寄托着人们对生活现状的思考,反映着人们一种可贵的达观乐天的崇高精神,传递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花棍舞的出现,以大汉民族质朴、憨厚、乐观的性格,赢得广大群众的认可,使之随着朝代的更迭,从江北中原向黄河流域的更广大地区飘逸、传播。当这颗民间艺术的种子在兖州的土地上播种时,便孕育出兖州花棍舞这一鲁西南民族舞蹈的娇艳之花。
 
  二、"花棍舞"的历史渊源及传承
 
  兖州花棍舞又称"打花棍",初考证为汉族舞蹈,通过与"花棍舞"相关的歌谣和传说的,人们得知,"花棍舞"是古黄河下游冲积平原,包括安徽、江苏、山东、河南等广大劳苦群众创作传习的一种生产方式紧密相连的舞蹈形式,反映了失去家园和生活资料的人们到处流浪,四处乞讨的生活内容。舞蹈中的肢体语言,如手拿花棍的一些典型动作就是当时当地群众生活生产的艺术表现,包含着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的辛酸,具有深刻的社会内容。"打花棍"在山东鲁南兖州、滕州一带已有近百年的传承史,传说花棍起源于叫花子乞讨用来防身的大狗棍子。在宋元时期,丐帮用来习武或沿街唱曲时拍打手肩、敲击节拍用的竹杆。明朝之后,兖州一带的流浪艺人受到"打连厢"即"霸王鞭"的影响和启发,在竹杆两头装上钱铃和布头,发展成为今天载歌载舞、花棍叮当、声调欢快的民间"花棍舞"。上世纪九十年代,市文化部门责成专业人员开始对花棍舞进行系统整理,结合现代生活,适当加进新的动作和表演套路,在原舞蹈精神韵味的基础上,使舞蹈更具时代特点。以欢快吉祥的情调为主,成为人民群众欢庆丰收、歌颂生活和表达情怀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是纪之交,兖州市企事业单位纷纷组织民间艺术表演队伍,排演花棍舞。市文化馆专业辅导人员也深入厂矿企事业单位、组织、辅导并排演花棍舞。
 
  兖州花棍舞多次参加济宁市民间艺术展演,参加孔子国际文化节开幕式表演,受到广泛好评。
 
  三、花棍形式的艺术特征
 
  表演形式以多人表演为主,少有独舞、双人舞和三人舞。此舞蹈经发掘完善后已发展成领悟。情节据式舞蹈,但一般是一种集体舞蹈。风格特点是表演队伍排列整齐队形,或变换队形,手舞花棍,边走边舞。动作多以跳、转、翻、旋等技巧为主,体现出热情欢快、灵巧多变的民间舞蹈的艺术特色。
 
  服饰道具特点是:表演者以女性为主,多穿缎料的红衣、绿裤或绿衣、绿裤表演,服饰体现节日喜庆特点。道具为长约1.5米的竹棍,饰以彩条,缀以铜铃、舞蹈流光溢彩,叮咚作响,更增添了欢乐气氛。
 
  伴奏音乐,有传承的"花棍调"。演出时可编配伴唱或"秧歌调"等乐曲伴奏。
 
  四、花棍舞的传承意义及其价值
 
  1、具有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价值
 
  "花棍舞"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其欢快的物资,传递着一种中华民族面对困难于挫折时所表现的乐天达观、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给人以美的艺术享受和精神鼓舞。
 
  2、珍贵的民间舞蹈价值
 
  花棍舞深深扎根与民族历史和民间文化土壤,是富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舞蹈形式,它在形成与流传的过程中,既吸收了其他歌舞艺术的营养,同时也以其他歌舞语言给与其他民间舞蹈以深远的影响。
 
  3、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的价值
 
  花棍舞艺术以我国中原地区农耕经济为基础,是这一文化类型的典型代表之一,也是齐鲁文化和鲁西南平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中既能看到中原文化的因素,如博大、乐观等,又能见到齐鲁文化的影响,使这支民间舞蹈成为兖州人民风俗和精神内涵的载体,展现着济宁文化和端信文化积极向上,喜庆吉祥的思想主题,生动、完整地提香了兖州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花棍舞这一兖州民间表演艺术形式,现已聘林失传。针对此项目濒危情况,兖州市文化部门已制定相关保护措施。待审报(济宁市市级)名录项目后,即着手实施该项目的全面保护与传承工作,使兖州花棍舞这一古老的民间乐舞形式重新焕发出时代的光彩。
 
  砰砰鼓
 
  兖州,为中华古九州之一,位于山东省西南部,地处孔孟之乡,是中国五千年不间断文明市的发祥地之一,是齐鲁文化与中原文化的汇集地,是齐鲁之咽喉,交通之枢纽。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大平原的肥田沃土养育了这里勤劳坚强的人民,孕育了博大的灿烂文化,传承下来了十分丰富的民族民间文化遗产。
 
  兖州砰砰鼓,是一项集戏剧演出和民间舞蹈表演为一体的民间艺术形式,流行于清末民国时期鲁西南地区。
 
  砰砰鼓,乐器有鼓一对(砰砰鼓)、走鼓一对、锣、钗。砰砰鼓呈圆扇形,直径40公分,下把20公分,把下环10公分。鼓把下边套有9个铜环,表演时随鼓声响动。鼓勇狗皮蒙制,因狗皮避邪,有"金犬神鼓"之称。砰砰鼓以其"砰砰"的响声而得名。
 
  砰砰鼓班在农闲时活动较多,每天正月初一吃过团圆饭,艺人便奔赴演出地点,因民间有迎春风俗,"迎春砰砰鼓"成为风尚。活动区域北至宁阳、济南、南至邹县、滕县、薛城;西至济宁唐口、五里营;东至曲阜、泗水等地。

最新热点

更多

秋拍第一轮:刘小东《违章》成看点

在苏富比亚洲当代艺术主管林家如认为看来,最夺人眼球...[详细]

论    坛

更多

宜    居

更多

非遗会上一逛就能“假装在度假”

足不出市就能“假装在度假”,若问如何做到...[详细]

国庆节后出境游价格大幅回落 最高降五成

10月中下旬至11月出发的出境游线路已经开售...[详细]

中国游客10月底持单一签证可“玩转”英国与爱尔兰

英国驻上海总领事馆9日在上海发布消息称,中...[详细]

北京火车自驾游反响良好 拟开西南青藏线

昨晨,首批乘坐自驾游汽车运输班列到杭州度...[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