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精神在音乐艺术中的传承与弘扬

来源:www.wenyiw.com
时间:2022-12-05 09:51:21

红色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践中孕育而成的宝贵精神财富。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对红船精神、苏区精神的首次提出,以...

  红色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践中孕育而成的宝贵精神财富。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对红船精神、苏区精神的首次提出,以及对长征精神、井冈山精神新的诠释,充实并完善了革命战争年代红色精神的发展链条。2013年11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临沂调研时强调:  “沂蒙精神与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要不断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发扬光大。”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从治国理政的实践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内在要求出发,在红色足迹中汲取智慧和营养,多次强调红色精神在中华民族发展历史长河中的时代价值。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全党全民特别是青年人,要以多种形式对红色精神进行继承与弘扬,使红色基因、红色历史、红色文字“活”起来,避免机械式灌输和“文化晾晒”。前苏联音乐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对于艺术,特别是音乐,道德内容是其灵魂,是其存在的意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历史进程中涌现出的音乐艺术作品,是红色精神的真实写照和重要载体,是将红色精神进行弘扬与传承的重要途径。立足时代要求,在整理和传唱革命历史进程中“红色艺术作品”的同时,我们要以经典红色历史故事为素材,深入历史、扎根人民,不断创新艺术形式,繁荣艺术创作,拓展传播途径,在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年人中,使音乐艺术中的红色精神实现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一
  时代背景下红色精神孕育的音乐艺术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为向工农群众宣传革命,《为人民 为革命》《个个妇女都改装》《列宁岩成立讲习所》等优秀革命民歌不断涌现,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将文艺事业视为引领群众意识形态的重要工作。1924年,中共中央宣传部成立,明确了文艺事业发展的重要性,并呼吁文艺作品要为千千万万劳动人民发声。歌唱、舞蹈、戏曲等文艺形式成为政治宣传与思想教育的重要手段。
  (1)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中国共产党通过开展土地革命,在井冈山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在根据地,党组织和人民政权十分重视革命文艺的宣传作用。1929年12月,毛泽东起草的《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决议案》中规定:由各政治部负责征集并编制表现各种群众情绪的革命歌谣,在红军俱乐部中开展音乐、演剧、打花鼓等文艺活动。由于当时没有专业的音乐创作,大部分歌曲主要采用旧的曲调如各地民歌小调、学堂乐歌及外国革命歌曲,填入新词而成,并将作品在革命根据地的报刊《红色中华》《红星报》《青年实话》进行发表。军民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伟大实践中,逐渐形成了“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为内涵的井冈山精神;在苏区探索革命发展的实践道路上,建立红色政权,形成了中国共产党人清正廉洁、克己奉公的苏区精神;在长征途中,红军指战员表现出的“一不怕死、二不怕苦”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是保证革命事业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在特定的地理环境与历史背景中,围绕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及长征精神产生的音乐艺术作品以歌曲形式为主,在内容上有反映根据地军民战斗生活的《当兵就要当红军》《剿匪歌》《渡金沙江胜利歌》《草地牛皮鞋》《七律·长征》《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等;表现革命根据地军民关系的《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苏区干部好作风》《双双草鞋送红军》《盼红军》等;歌颂工农政权和革命新生活的《日头出来一片红》《只想跟着共产党》《共产党员恩情永不忘》等。这些在战火中孕育而成又服务于战争的音乐艺术,成为革命红色精神的号召和载体,是中国共产党人为国家和民族出生入死的动力,也是老一辈革命先烈们为后人留下的精神财富。
  (2)抗日战争时期
  抗战时期的歌曲创作与歌咏活动为动员、团结、鼓舞全国各族人民投入抗战发挥了巨大作用。1935年聂耳创作的《义勇军进行曲》成为号召、激励中华民族抗日救亡的时代最强音。之后出现的《救亡进行曲》《大刀进行曲》《游击队歌》《松花江上》《黄河大合唱》等极富战斗豪情的艺术作品,表达了人民与党、人民军队万众一心、同仇敌忾、浴血奋战的红色场景。《八路军军歌》《八路军进行曲》《新四军军歌》《东北抗日联军军歌》《抗日军政大学校歌》等军歌、战歌的诞生,为培育广大官兵战斗精神、提高部队战斗力发挥着特殊作用。1938年12月,毛主席一声令下——“派兵去山东”,八路军115师东进支队迎着风雪开赴鲁南,建立了山东抗日根据地。在遭受日寇铁蹄蹂躏的危难时刻,沂蒙人民与党、人民军队万众一心、生死与共,共同抵御了日寇的铁蹄蹂躏,锻造出了伟大的沂蒙精神。《歌唱参军好儿郎》《孙祖战斗》《缝好衣裳送前方》《做军鞋》《纺线歌》等作品反映了沂蒙人民对中国共产党倾其所有、坚决拥护、无私奉献的真挚情怀,是党和人民群众鱼水深情、水乳交融的生动体现,是沂蒙精神的真实写照。
  (3)解放战争时期
  革命圣地延安,是红军长征结束后的立脚点和抗日战争、民族解放战争的中心地。在延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自力更生的生产运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延安精神的凝聚与体现。1942年5月,毛泽东同志亲自主持召开包括文艺工作者、中央各部门负责人在内的文艺座谈会,发表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讲话》从文艺“为谁”和“怎样为”的角度,指出了革命文艺的服务对象、服务方法等文艺使命问题和正确发展方向。在这一时期,除了《延安颂》《延水谣》《南泥湾》《军民大生产》等反映延安精神的红色歌曲外,还产生出了新的音乐艺术形式——秧歌剧。以汉族传统民间歌舞表演形式为基础,熔歌、舞、剧于一体,创作出《兄妹开荒》《夫妻识字》《动员起来》《宝山参军》等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和质朴群众基础的作品,这些作品不仅在解放区发挥了鼓舞士气、教育群众的作用,还在国民党统治区引起进步人士的高度评价。
  红色精神在音乐艺术中的当代传承与弘扬
  在革命战争年代锻造的红色精神,以歌曲形式为主,并以艺术性、政治性、思想性和教育性为目标,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更是动员和团结广大人民群众投入到轰轰烈烈的革命斗争中,在挽救国家和拯救民族的艰苦岁月里,是不可替代的精神力量。之后,红色精神体现出的坚定的人生信仰、崇高的爱国情怀、忘我的牺牲精神,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和改革开放时期被融入艰苦创业、无私奉献、服务社会、报效国家等新时代内涵,形成兼具革命信仰和时代特点的新时代红色精神。多体裁、多风格、多形式的音乐艺术作品抒发着人民群众的时代真情。然而,当前我国处于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各种不同的社会思潮此起彼伏,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和外来文化的激烈冲击,红色精神蕴含的中国共产党人奋发向上、百折不挠的精神特质是任何外来文化都无法取代的,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不断增强红色精神的语言表达与精神支撑。立足时代发展要求,牢记以人民为中心,以音乐艺术为载体,在作品整理、创作素材、艺术形式、传播路径及受众群体等方面将红色精神进行创新、创造与发展,使红色精神在当今社会继续得以良好的传承与弘扬。
  (1)整理红色作品
  山东临沂沂南县砖埠镇孙家黄疃村的孙元吉老人整理的《历史民歌集》,在扉页上写了这样一段话:“当时我会唱200多首红歌,这些歌是历史的、传统的、带有地方色彩的,是用革命烈士的鲜血换来的,带有民族阶级感情的歌曲。”2009年,山东临沂沂南县第二中学的音乐教师秦丕山、刘洁夫妇利用节假日自费搜集红歌,历时两年整理沂蒙红歌100余首,于2011年出版了《沂蒙红歌集》,为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献礼。当夫妻两人采访到孙元吉老人时,老人家在病床上听说了采访的目的,动情的说:“一直想着谁要是能把这些老歌记下来,那该多好啊,今天终于等到人了。”目前,全国各地区会唱红歌的老人相继离世,许多在世的老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记忆逐渐模糊,很多歌曲已经记不全、记不准,如果不及时搜集整理出来,这些红歌将会面临失传。因此,抢救和挖掘革命战争年代红歌的工作,十分迫切。
  (2)挖掘创作素材
  经典的红色作品通过表现感人肺腑的红色故事,让我们感受当时惊心动魄的战斗,认识令人景仰的英模人物,了解那段时间的红色历史。战争时期的苏区,兴国县长冈乡的干部长年累月奔波、深入到群众中,时时处处艰苦奋斗、廉洁奉公、不谋私利的精神得到群众的信任和拥戴。歌曲《苏区干部好作风》是有人看到苏区干部帮老人盖房的时候,情不自禁唱出的赞扬苏维埃干部的山歌。后来经塘石村女党员钟银凤整理编写,在人民群众中久久传颂。2018年山东省推出的大型民族歌剧《沂蒙山》,主创人员6次深入沂蒙革命老区采风,探访抗战遗迹、回顾革命历史、体会真情实感、寻找创作灵感,以抗日战争为主线,以大青山突围、渊子崖战役为创作素材,将“红色基因”融入血脉的同时也将其深深融入作品中,深情礼赞“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沂蒙精神,被观众和专家誉为“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在人民群众中产生了巨大反响。2019年8月《沂蒙山》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因此,挖掘、收集、整理和利用红色文献,进行红色经典故事的资源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2019年,大众报业集团在习近平总书记作出的“弘扬沂蒙精神,加强改革创新,为鼓舞大众、团结群众、服务大众做出新的贡献”的重要批示下,启动“重走创刊路 溯源80年”大型融媒采访活动,用红色文献记载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展现与革命老区人民延续至今的深情,为我们当代的音乐艺术创作提供了宝贵的红色素材。    (3)丰富艺术形式
  当今,各种艺术门类互融互通,各种表现形式交叉融合,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使艺术形式不断创新,拓宽了文艺发展的空间。1984年,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5周年献礼的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中国革命之歌》,是创新红色艺术形式的体现,其中歌颂“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红船精神的歌曲《南湖的船,党的摇篮》由此传唱,至今脍炙人口,魅力不减。得益于博大精深的齐鲁文化,扎根于沂蒙精神,在当代除《沂蒙山我的娘亲亲》《我的家乡沂蒙山》《再唱沂蒙山》等脍炙人口的歌曲外,在艺术形式上大力创新,涌现出大型民族歌剧《沂蒙山》、芭蕾舞剧《沂蒙颂》、大型交响乐《沂蒙畅想》、大型歌舞《沂蒙印象》、大型情景话剧《沂蒙情深》、大型民族交响乐套曲《沂蒙》、大型水上实景歌舞《蒙山沂水》、情景器乐曲《沂蒙那段情》等多元艺术形式的红色作品。如情景器乐曲《沂蒙那段情》以“永远的新娘”为创作素材,既保留了山东传统吹打乐的乐器编制和特色,又创新式的采用符合艺术规律的音乐表演形式,用新颖的艺术表达方式诠释沂蒙精神,2022年9月该作品荣获文化和旅游部第十九届群星奖。此外,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井冈山》、大型情景歌舞史诗《延安颂》及大型声乐套曲《西柏坡组歌——人间正道是沧桑》都是创新红色艺术形式的典范之作。在情景歌舞史诗《延安颂》中,大型高清投影设备把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的恢弘画卷从观众席墙壁缓缓向舞台延展,雨丝幕、雪花机、干冰机等设备的应用,将艰苦岁月的历史场景还原得更加逼真,同时也将延安地缘特质中最具代表性和标志性的人文风貌展现得淋漓尽致,大型激光设备更是将《保卫黄河》、《军民大生产》等经典歌曲的“红色情怀”演绎得奔涌贲张。通过情景再现、歌舞表演等多元艺术方式,让我们穿越时空,重温那段风起云涌、波澜壮阔的光辉岁月。  (4)拓展传播路径
  面对当前社会转型关键期多元文化思潮的冲击以及各种危机与矛盾,红色音乐艺术理应发挥更大的文化传播作用。因此,新时代背景下有必要采取各类方式与手段,唱响红色时代主题,寓教于乐地向社会诠释红色音乐文化的精神内涵,传播红色精神,增强文化自信。江西既是红色革命的摇篮,又是红色歌谣的故乡。2006年,为纪念长征胜利70周年,江西卫视首创推出大型原创活动《中国红歌会》,以独有的红色音乐文化内涵与创新体制,以群众式传唱红色歌曲的选秀节目形式构建起精品红色电视栏目,吸引并培养了诸多不同年龄层次的红歌爱好者,在推动红色音乐文化建设方面展现出了重要价值。2016年,中央电视台又以“讲好中国故事,唱响时代赞歌”为主题,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线,以中国民族民间原生态歌曲为内容主体,推出《中国民歌大会》。之后,《中国红歌会》《中国民歌大会》《民歌·中国》《红歌九十年》等电视节目将经典的、原创的、改编的红色艺术作品唱响神州大地。2019年以来,我们先后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共党史学习教育,庆祝建党百年等各类活动,在此基础上在不同地区产生的《歌声里的党史》《流淌的歌声》等栏目,“追寻红色足迹·重温革命经典”华东六省十市群众艺术展演、“红船颂 南湖情”全国原创歌词、歌曲征集活动及全国各地各类红色主题快闪活动等,使“红色精神”通过音乐艺术形式在当代广泛传播,并激励中国共产党人思想再洗礼、初心再觉醒、使命再升华、忠诚再淬炼。
  (5)聚焦青年群体
  青年群体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力军。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社会背景下,当代青年面临着多种文化价值观的冲击,容易受到错误和腐朽思想的侵蚀,缺乏民族责任意识和艰苦奋斗精神,对红色精神缺乏必要的理解和认识。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青年人的红色教育工作,在讲话中强调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课堂阵地作用,着重添加和渗透红色精神的内容,使之成为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生动教材。
\

党史文化音乐艺术作品教学资源库
坚持立德树人为根本,立足青年学生的发展特点,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中涌现的经典艺术作品进行整合,建设党史文化音乐艺术作品教学资源库,借助网络教学平台,将其无痕融入思政课、专业课的学习,充分挖掘育人功能,在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红色作品浸润与感召下,引导学生接受红色教育,深刻省悟人生价值与理想信念,对红色精神产生强烈、理性的认同意识,从而培养青年人的爱国主义精神。
  结 语在革命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人在正确的理想信念指引下,在嘉兴南湖红船上开启了伟大的革命实践,之后,中国共产党人用最革命的情怀、最无畏的牺牲、最执着的追求与最自信的担当,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革命进程中,用智慧和汗水,用鲜血和生命,改变了中国积贫积弱、受人欺凌的悲惨命运,铸就了中国革命的红色精神长廊。以红色精神为主题的音乐艺术是那个年代人们的精神食粮,然而随着时代的变化,那段历史、那种精神、那首旋律逐渐在青年一代的记忆中开始变得模糊。然而,当前面临国内外各种困难与挑战,我们始终需要革命战争年代红色精神的强大力量,推动中华民族不断向前发展。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作出的“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重要指示精神,响应时代需要、人民需要,整理红色作品,挖掘红色素材,用创新发展的音乐艺术继续践行革命战争年代形成的红色精神。坚守爱国情怀,坚定奋斗意志,坚持为民初心,为走好新时代长征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强大的精神动力。(作者系山东省第三批签约艺术评论家,济南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

最新热点

更多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十四五”文化发展规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十四五”文化发...[详细]

论    坛

更多

宜    居

更多

如何认定和管理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12月20日,文化和旅游部印发通知,发布《国...[详细]

韩新安委员:建立突发事件中全国文艺创作、征集、推选机

韩新安委员:建立突发事件中全国文艺创作、...[详细]

一线教师:减少校考是减负吗?

浙江省美术联考成绩于日前公布,2019年浙江...[详细]

“胡焕庸线”与风景名胜、世界遗产的分布

胡焕庸线(Hu Line,或Heihe-Tengchong Li...[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