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名家朱仕明先生

来源:
时间:2019-08-19 13:25:01

书画乃人生之大道——访书画名家朱仕明先生本刊记者 刘建文 梁俊晓朱仕明是山东临沂人,一位深受齐鲁文化影响的书画家,也是全国为数不多...

书画乃人生之大道
 
——访书画名家朱仕明先生
 
本刊记者   刘建文 梁俊晓

朱仕明是山东临沂人,一位深受齐鲁文化影响的书画家,也是全国为数不多的中国书协、中国美协双会员。他谦逊、踏实,在平凡中寻得生活的真味,视写字、画画为一生的全部修行,其书法、绘画、诗性、哲思、阅历以某种形式整合,融入他的笔端,让他在艺术创作上既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着与果敢,更有“为有源头活水来”的从容和淡定。
\

大器晚成  

书画兼修的两协会员

欣赏朱仕明的书画作品,就像读他这个人一样,总能让人感受到一种脉脉的温情,沉着隽永,意味深长。其实这与他的文人性情和阅历有关。

在与书画真正牵手前,有近20年的时间,朱仕明与艺术有些距离。恢复高考后的1979年,朱仕明考入山东一所师范院校,读的是英语专业。毕业后,做了十几年的中学英语教师,之后,便跨专业又考入了山东临沂大学美术学专业。

上世纪八九十代,英语老师是一份很吃香的职业,在谈及自己转专业的缘由时,朱仕明淡淡地说:“没有别的原因,我只是喜欢写写画画而已。”

朱仕明自幼酷爱写写画画,也有一些天赋。“上小学的时候,课本上的插图我拿笔就能画出来,且画得有模有样,十三四岁的时候,我爱画画的事儿就得到了小伙伴儿和大人们的关注了。”

那时候,在朱仕明的村里,有一位能写善画的老前辈艺人。有一天在上学途中,朱仕明看到这位老艺人在邻居家白墙上画画,便过去看了一会儿后,随手用干电池里的碳棒,在大门口的石灰墙上将看到的松柏、仙鹤等勾勒出来,然后便匆匆忙忙上学去了。这幅简单的白描,却让这位老艺人和邻居惊讶不已!便追寻画者,几番周折后也让朱仕明的父母第一次了解到儿子还有这一手!

光阴荏苒,大学毕业后的朱仕明在一所中学教授英语课,工作之余,画了一幅工笔牡丹,用隶书写下了这样的标题“或许,那就是我的希望”,当时朱仕明已经朦朦胧胧意识到自己内心深处有一个梦想。从临沂大学美术学院毕业后,因工作需要他离开了自己心爱的教学岗位到行政部门工作,不知不觉兜兜转转了近十年,直到他被调到县文化局兼书画院院长后,才将大部分的精力和心思放在曾经的爱好上,也算真正走上了艺术之路。

少了交际与应酬,朱仕明生活简单且充实,上午临帖写字,下午画画,晚上读书。这多年来他未曾间断过。回望朱仕明的学习经历,年过不惑才真正入行,即便有一定的基础和天赋,毫无疑问,从懵懵懂懂到豁然开朗再到有所成就,期间要花费的心血和精力已不是我们可以想象的。

忆起过往,他轻描淡写地说:“做自己喜欢的事,是一种幸福。这期间虽然经历了很多的迷茫和困惑,当解开一个个疑惑,那种醍醐灌顶的顿悟,会让你忘记所有的艰辛与烦恼,再次满腔激情一股脑儿沿着这条道往前走。”

朱仕明是幸运的。与很多艺术家终其一生都在同一岸边看风景不同,他有过数段不同的工作经历和丰富的人生阅历,对书画艺术执着追求的梦想,让他越过险滩暗礁,渡过艺术之河,终于得见书画两岸的无限风光,成为目前全国为数不多的中国书法家协会和中国美术家协会的双会员。
\
忽闻山水有清音    136x68cm

崇尚书画

视其为一生的修行

我们常说字如其人,通过一个人的字,尤其是书法,最能体现一个人的心性。唐代张怀瓘的“文则数言乃成其意,书则一字已见其心。”说的就是书法者的心境。单从这一点来说,欣赏朱仕明的字就是一种享受。

朱仕明的字笔力沉稳,古朴厚重,结体内敛而不张扬,线条含蓄而有风致,既清新淡雅,温润平和又富有节奏感。在书作《沁园春·长沙》中,朱仕明的笔下功夫洋溢在字里行间,笔性感悟力可见一斑。好似水中盐,虽有味而无形;更像云中光,光而不耀,却无法忽视。

欣赏他的《朱熹诗》《陆游诗》《高骈诗》《杜甫诗》等书法作品也是这种感觉。品赏这些或沉实洒脱酣畅淋漓,或端庄雅正筋骨健劲,或飘逸多姿结体灵活生动,或凝练浑厚纵横跌宕,或从容淡定犹似闲庭信步的书法作品,令人赏心悦目,似在虚实有无之间辗转腾挪,有“芳与泽其杂糅兮,唯眼质其犹未亏”的风貌,更是笔笔有古意,字字有来历。

朱仕明早年习书以唐楷入手,后转为北碑,行书习二王、米芾、王铎、赵之谦等。他的书法以碑为主,对碑刻造像墓志书法钟爱有加,《张猛龙碑》《龙门二十品》《元腾墓志》《元略墓志》《元桢墓志》等他都饱看饫临,对明清以来的大轴书法也多有研究,近年来又研习散氏盘等。采众家之长,使朱仕明的笔触、结构和墨线,乍看中规中矩,又出人意料,妙趣横生。

对此,华北科技大学教授周天曾评价道:“对米芾书法的学习,给他的书写多了几分‘刷字’的痛快。他不过分追求写碑的中锋沉涩和生辣古拙,而放意于书写的自由随性,通过线条的长短和笔墨的轻重来调节字形,碑的生趣被笼罩在他气脉通畅的行笔之中。而那些妩媚烂漫、纵横捭阖、体大浑穆、恣肆沉雄的明清大轴,它们给朱仕明书法的结字提供了另一个参照,由亦步亦趋的摹碑转而闲适随意地书写,由正襟危坐的正面像变为鲜活生动的生活照。”

朱仕明书法上的成就,除了他临摹古碑、研究揣摩前辈先贤们的心得外,与他夜以继日的研习是分不开的。

单纯就书法而言,魏体行书的写作是比较艰难的,它需要付出的更多。付出的多还不等于成功,当下有很多人不能穿过这道“南墙”,也有的就倒在这“南墙”之下,而朱仕明是少数能穿墙而过的人。

在谈到对自己影响比较大的书法家时,朱仕明说,除了北碑以及二王米芾王铎等以外,清末著名书画篆刻艺术大师赵之谦是其中重要的一位。

赵之谦三十五岁起专攻北碑,以北碑法为真为行为篆为隶,无所不能,尤其是从碑化出的行书,影响深远。时下,学赵之谦书法的人有一些,有的取得了些成绩。朱仕明也很喜欢赵之谦的书法,但他的学习方式是遗貌取神的,弃方正而取浑圆,舍规整而佐错落,把合度的中锋变为圆融的逆入和绞转,将间隙匀称的横纵分割结构为参差起伏,而字的重心大多偏右上却被保留下来。

“我承传的是笔墨精神,注重笔性的心理感受,尽精微致广大。”朱仕明笑着说。

朱仕明还是位以书入画的艺术家。几十年的书功积淀,他以书理入画理,以书法入画法,将书法因素贯穿在其绘画审美之中。

“他将书法所得尽情地挥洒在山水上,那些苍茫浑穆的墨气,那些沉实中透着灵动的线条,那些生机盎然的树木,那些妥帖自在的图式,它们都再现着他的书法所得。”中国美协会员现任职于山东师范大学的朱凯旋评价道。

“中国书法和中国画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表现形式,承传和弘扬古老的中华民族文化是每一个书画艺术工作者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也是我一生的全部修行,我要沿着这条道坚定不移地走下去,义无反顾!”谈到双协会员身份时,朱仕明淡然一笑,并没有自满之意,反而有几分“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固执,“不管书法还是绘画,一定要对自己国家的文化和历史以及古老的书画传统有足够的了解,然后研究自己、探讨自己,并加以超越,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厚积薄发,最大程度的找到自己的艺术追求,也就是最大化的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
清泉洗心    136x68cm

出旧阐新  

作品融多种美学旨趣

朱仕明对山水画尤为钟爱,他的艺术创作,走的是一条很传统的路子。他把自己对家乡的热爱,通过山水绘画的符号语言渗透在画面里,再用朴实劲健的笔触描绘出来。

朱仕明是位深受齐鲁文化滋养的书画家。他内心深处真正追求的,还是传统文化里韵味悠长的写意之境。对家乡山山水水的眷恋,使他的画作不仅仅在于他对于形象的描绘,更在于他对于这种山水情感结构的理解与诠释。在朱仕明的画面上,方正巍峨的沂蒙山崮顶,散落林间溪边的鲁中民居,正是这些让沂蒙人最熟悉不过的家乡景物,让朱仕明的山水画平添了几分纯朴天真之气,也正是通过这些对沂蒙山景色元素的描写,诠释着他内心对故土最真切的深深眷恋。

在《淡烟漠漠雨蒙蒙》《山色苍茫酿雪天》《沂蒙之崮》等以沂蒙山为创作主体的作品中,画中的一草一木、一山一石、一勾一染、一皴一点,不但有自身线条、力度、肌理等形式美,山水的浑厚、空灵、舒展等内在美也都蕴含其中,使画面既洒脱浑厚又大气磅礴;有一股阳光、阳刚之气!

“画作应该给人一种阳光的、阳刚的、积极向上的感觉,因此画面要明快一点,通透一点,要有生活感和亲和力,可游可居,不要隐晦压抑。”说起山水画,朱仕明开门见山地抛出了自己的观点。

朱仕明的山水画作品用笔以方笔居多,笔力雄健挺拔,笔调笃定踏实又不失灵动多变,起收承转干净利索,笔笔生发一气呵成,尽显北方汉子的豪爽之气。其作品的画面架构也是起伏跌宕、开合有致,开卷犹如与青山对坐,笔笔痛快酣畅,处处昂扬向上,这些不仅仅是作者有意无意试图寻求的心灵之境,更是其内心与文化情怀的交融,彰显着画者对生命意义积极探索的笔墨精神。

因此,朱仕明画作已不再是山水自然元素的单纯组合,而是其内心情感的流露与自我率性表现的载体,那些让他魂牵梦绕的自然情节已被他赋予了新的绘画语境。

朱仕明的画作重气韵、尚意趣、精笔墨。细品他的山水画,不仅能被画面散发出的具有鲜明北方地域特征的刚健雄壮所震撼,还会忍不住称赞他用墨时的大胆与心细。在运用墨色交融的同时,他也在探索以墨代色的墨光交融。在他近期创作的《到清凉境》《四时佳境》《忽闻山水有清音》《天随野色遥》等作品中,远山淡抹隐现,近处崇山密林,布局简洁开朗,境界淡远幽旷,可谓咫尺千里,苍苍莽莽。用色也多有尝试,画面中别致的设色已有别他人。对一些西方构成概念的植入也使他的画作颇具匠心,一片欣然之气。正如曹雪芹所说:“敷彩之要,光居其首”“明暗成于光,彩色别于光,远近浓淡,莫不因光而辨其殊也。”

朱仕明笔下的山川巨石深厚苍拙,蕴含着自然造化之美。山石作为画作中的重要表达对象,朱仕明为其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与笔法、墨法、章法、设色等处理手段相比,皴法的使用更为丰富,他不单纯地拘于勾皴点染程式,或勾皴同步、或勾皴点染齐头并进,虚虚实实,不可端倪。

站在朱仕明那气势磅礴、空旷浩淼的山水面前,似乎聆听到希声之大音在幽谧宁静的山谷间回荡……他的山水画作品出旧阐新,把中国画的线条意蕴发挥到了一个高度,书写点染,繁茂往复,绵密的行笔和松动的内部空间相辅相成。苍茫的书法笔意和生涩的墨韵,自然的鲜活情调和文人写意的智性内涵,使他的山水画融合了多种美学旨趣而初具个性化的原创面貌。
\
天随野色遥    136x68cm

以崮观化

承传沂蒙精神

“不管做什么,都要用心。不要这山望着那山高,要脚踏实地。”在谈及艺术上的成就,朱仕明真诚地说,“我使用‘各个击破’的学习方法,即一段时期内集中所有的精力,去做一件事。就我而言,是先攻书法,再事绘画。这样能摒除其他杂念,还不会让自己‘飘’起来。”

许是年过40才“入行”,朱仕明对自己、对艺术有着清醒的认识。“我读中学时经常和同学们讨论一个话题:人活着,究竟是为了什么?但那时没有明确的答案。40多岁时,当然早已没有了困惑;50多岁的时候,我知道写字、画画就是我的天命,天命难违。”

窥探到“天机”的朱仕明生活得格外单纯,做最单纯的人,吃最简单的饭,过最有趣味的日子。在他眼中,人生从来不是加法,而是减法。诚如王阳明所说:“吾辈用功,只求日减,不求日增。减得一分人欲,便是复得一分天理,何等轻快洒脱,何等简易。”

现实也确实如此大度。2007年加入中国书法家协会,四年后的2011年加入中国美术家协会,对朱仕明来说,这背后的故事,是不为人知的勤奋与汗水,是对艺术孜孜以求的追寻与求索。

“自2007年起我来北京,主要是为了深造学习。这些年,我只做两件事。一是不断地临摹、写生、创作,拜访名师,与同道交流,向前辈、书画大家学习;二是不停地思考,永无止境地求索。创作需要新的思维、新的想法,不能固步自封。”朱仕明补充说,“我现在看书主要集中在国学、文学、美学、书画理论、艺术史等方面;如果条件不允许,我就听书。这些年,仅读书、听书笔记就做了好多本。这些积累,给我的创作带来了很大的启迪。”

朱仕明坦言,在求艺的道路上,他有过很多疑惑和不少的迷茫,但都一一化险为夷破迷开悟了。读书和勤于思考就是两把好钥匙。

“正确的学习方法是解惑的关键。学习上我不存力气,一直以来我只有一个底线‘把人做好,把专业做好’。做个好人是最基本的要求,我信奉‘人有善念,天必佑之’;在学习上,除了求学、拜师、进研修班外,善读书、会思考也很重要。”朱仕明解释说,“读书要有选择有针对性的读,可以从古人先贤处学习,从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吸取营养,多研究名家名作,阅读大家们的创作心得体会。简单地说,从传统中寻找答案,然后再结合自己的情况,各个击破疑惑,在不断解惑的路上一路学习,一路成长。”

年龄与职业已不再是朱仕明艺术道路上的减震带,当寻艺途中的理想追求、强烈的求知欲与兴趣、爱好重合,并融为一体的时候,他的语言符号、风格便在长期沁润中渐渐形成,艺术之花便悄然绽放。

山水画大师李可染先生“为祖国山河立传”的艺术发端和贾又福先生“以石观化”的艺术主张也深深地影响着朱仕明,在他看来,当代山水画家不仅要继续发扬“为祖国山河立传”的传统,承传“以石观化”的精神,还要担负起新的社会责任。

“目前大体的创作思路是仍以泰、沂山脉为主体,以崮文化为背景,以一山一水一圣人为主线,立定沂蒙精神和深厚的齐鲁文化,探寻自己的艺术发端。”谈及未来的创作方向,朱仕明明确地说。

岱崮地貌是我国第五大岩石造型地貌,是山东省沂蒙地区独有的一种特异地貌景观。“崮”主要分布在蒙阴、沂水、沂南、平邑、沂源等鲁中南山区,较为知名的有上百座,有“沂蒙72崮,岱崮36崮”之说,形成了美丽的沂蒙“崮”群。其数量多,造型美,分布密集,在我国造型地貌中首屈一指,在世界造型地貌上也十分罕见。一曲沂蒙山小调唱出了沂蒙好风光!

“今后,我将加大写生、临摹的力度,勤于思考,精于笔耕,借此来消化、反刍在央美所学的东西。通过对沂水蒙山、大崮文化以及山东一山一水一圣人的认知,来体现创作理念、美学思想。在发扬光大沂蒙精神的基础上,像李可染先生、贾又福先生等老前辈艺术家那样,承传他们的苦学精神,做一个苦学派,认真讲好中国山水画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故事。” 

【人物档案】朱仕明,1960年出生,山东临沂人,毕业于临沂大学美术学专业,曾先后进修于中国文联、中国书协、中国美协、中央美院贾又福工作室等研修班,现为中国书协会员,中国美协会员,任职于北京。书法作品和中国画作品多次参加中国书协、中国美协等主办的全国大展。出版个人书画集十余种。近年来连续被评为当代30位最具学术价值与市场潜力的山水画家和书法家。
\

最新热点

更多

中国内地最贵陶瓷诞生:雍正御窑拍出1.472亿元

原标题:中国内地最贵陶瓷诞生:雍正御窑拍出1 472亿...[详细]

论    坛

更多

宜    居

更多

74年前的今天,日本无条件投降!

这是每个中国人都不能忘却的历史从1931年到1...[详细]

山东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

原标题:山东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详细]

中国最“贵”的两棵树,一棵配有专门的警卫,一棵投保1个

最昂贵的树——武夷山大红袍茶武夷山大红袍...[详细]

孝敬父母有四层境界,你在哪一层?

幸福,永远是从孝顺父母开始的。有的人一生...[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