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戏曲现代化中的“跨界”现象

来源:安徽日报
时间:2015-09-25 11:54:06

新世纪以来,中国戏剧界的“跨界”创作成为一种普遍现象。然而,戏曲与话剧毕竟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


黄梅戏《徽州女人》

  周慧
 
  新世纪以来,中国戏剧界的“跨界”创作成为一种普遍现象。然而,戏曲与话剧毕竟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与话剧相比,戏曲艺术有许多不同于话剧的独特审美方式,从剧本结构到表演技法,从观演关系到音乐音响,从假定性手段到戏剧节奏等。需要进一步明确的是,戏曲并非是一个具体的艺术形式,而是一个包括近300个剧种在内的中国传统表演艺术形式的统称。面对着形成于不同地域,历史长短不一、气质风格各异的不同地方剧种,话剧导演又应该有着怎样的姿态,并做出怎样的准备呢?
 
  认清戏曲存世价值
 
  相对于话剧而言,中国戏曲是一个独立而又完整的概念,指的是一种融合了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杂技、表演等多种艺术形式在内、历史悠久的舞台艺术形式,具有综合性、虚拟性、程式性等主要艺术特征。但是,由于所产生和发展的环境不同,所赖以生存和成长的历史文化土壤不同,所形成时间的长短不同等原因,各类地方剧种的内在精神、风格气质、艺术神韵、审美原则、程式化水平等各具特点。
 
  由此,我们方可见到昆曲的精美典雅、京剧的大气雍容、豫剧的粗犷奔放、秦腔的高亢激昂、越剧的温婉细腻、黄梅戏的质朴清新……这种独特的精神、风格和气韵,既决定着一个剧种的题材选择、表达方式、艺术手段、舞台样式等,又影响着人们对它的审美期待和价值判断。如越剧、黄梅戏、沪剧、采茶戏擅长表现家长里短,男女之间的恩恩怨怨、生离死别等小情感;京剧、豫剧、秦腔等剧种擅长表现国恨家仇,人物胸怀等比较大的内容。一个剧种的风格气质,除决定着其题材选择外,同样影响着它的表达方式,正如罗怀臻老师曾经说的那样,“昆曲是哼的,越剧是吟的,秦腔是吼的……”这里,仅一个简单的“哼、吟、吼”,即明确地指出了不同剧种的不同表达方式,或如林间清风,或如山涧流水,或如一望无尽的滚滚波涛……各具特色,各有不同。因此,要进行地方剧种的创作,除要做出戏曲与话剧思维的转换外,导演首先要做到的便是认清每一个剧种的内在精神、气质神韵,了解每一个剧种的独特存世价值,这不仅是进行地方剧种创作的必备前提,更是每一部剧目成功的关键所在。
 
  认同剧种生命基因
 
  话剧导演介入地方剧种创作更重要的是,能够实现与这一剧种之间的相互认同和彼此融合。这种认同与融合,不仅是进入“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之艺术创作最佳境界的必由之路,更是娴熟地驾驭这一剧种将其作为艺术创作之形式与载体的必要准备。
 
  话剧和戏曲,不同的地方剧种之间本无高下之分,并且每一种艺术形式、每一个地方剧种都有其自身独特的价值和特征,都有着我们不曾想到的魅力和神奇所在。所以,话剧导演介入地方剧种创作,首先是要保持对这一剧种应有的敬畏和尊重,以一种澄净和虔诚的心态去走近它、认识它、了解它。
 
  其次,要放下身段、敞开胸怀学做小学生。要对这一剧种的发展历史,它所生存的地域环境、文化背景、风土人情及民风民俗等做充分的掌握和了解;要对这一剧种的艺术特征、创作规律、文本体例、音乐声腔、风格样式、表演方式和技术手段等有足够的认知和体会。其中最为不可缺少的即是对这一剧种的经典代表剧目与新创优秀剧目的一定数量的观看。使这一剧种走进自己的内心,在使自身得到充分熏陶和感染的同时,努力能够让自己的艺术生命投射到这一剧种中去。
 
  最后,要努力在此基础上实现层次和境界上的提升。从对该剧种感性的认识上升到对其理性的认知;从对其外在的把握深入到对其内在的理解;从表现出的语言道白、音乐声腔、艺术样式、表现手段等可视可听可感的内容拓展到品格风貌、表达方式、内在精神、生命基因等更具美学意味的层面上来。
 
  由表及里,由浅至深,由低到高,从而最终实现和剧种之间心有灵犀般的认同与融合。
 
  观照自我精心取舍
 
  话剧导演介入地方剧种创作时,应该对自我积累和原有储备进行必要的甄别、选择和取舍。
 
  首先,要提及地方剧种中的程式运用问题。由于中国传统戏曲所具有的“写意”这一美学特质,写意性、虚拟性和程式化似乎是毫无疑问的。但是,不同地方剧种程式化的成熟完善程度不同。一般而言,昆曲、徽剧、汉剧及京剧等发展历史较为悠久的剧种,其程式化程度相对较高,而黄梅戏、花鼓戏、淮剧、沪剧等较为年轻的剧种,对戏曲传统程式的运用则相对没那么严格。例如黄梅戏《徽州女人》和甬剧《典妻》,几乎完全抛弃了原有的戏曲程式化表现手段,而是依据剧情发展和人物塑造的需要特意编排了适合于这一剧目的舞蹈动作。因此,话剧导演介入地方剧种创作,应根据不同剧种的自身特点做出考量与选择,用或不用、用多用少、怎么用,是化用旧有的程式、还是创造新的程式,都应该因剧种而异、因剧目所表现的题材而异。
 
  其次,关于现代演剧观念中舞台设计(制作)、灯光设计、音乐音响等艺术手段的综合运用也值得探讨。现代演剧观念和中国戏曲传统的表演手法(技法)相结合,是当今戏曲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戏曲现代化的必经之路。但是,这种结合也同样要依据不同剧种的不同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探索。从目前地方剧种的实际演出情况来看,舞台设计和制作的分量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有些确实给人以心旷神怡之感,但有些也会令人心生厌烦。
 
  为此,手段繁多的话剧导演在进行地方剧种的创作之时,一定要根据剧种的实际情况认真思考,以确保地方剧种本身所具有的戏曲特质、本体特征和地域特色,切莫一股脑地将所有剧种都改造为统一模式的“话剧加唱”。

最新热点

更多

崖柏缘何成市场新宠

今年以来,崖柏身价不断飙升,市场不断升温。8月下旬...[详细]

论    坛

更多

宜    居

更多

游客折断千年梅树树枝被罚3万元(图)

5月29日,琅琊山上一件“镇山之宝”——欧阳...[详细]

养老金投资办法公开征言 专家:6000亿资金有望入市

◎每经记者 李彪  6月29日,人力资源和社...[详细]

对西方艺术品一掷千金的时候 中国富豪在想什么

同一场拍卖会,以1 27亿美元拍下莫奈作品《...[详细]

断臂维纳斯并非女神而是妓女

断臂维纳斯并非女神而是妓女台媒称,1820年...[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