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杂志社因漫画遇袭12人亡

来源:
时间:2015-01-09 09:44:41

法国巴黎《沙尔利周刊》杂志社7日遭一伙武装人员持冲锋枪和火箭炮袭击,导致包括周刊主编在内的至少12人死亡,多人受伤。

  法国巴黎《沙尔利周刊》杂志社7日遭一伙武装人员持冲锋枪和火箭炮袭击,导致包括周刊主编在内的至少12人死亡,多人受伤。警方说,武装人员已逃离现场,目前尚不清楚他们的身份。事发后,法国总统弗朗索瓦·奥朗德赶往现场,把这起事件定性为恐怖袭击。这是法国本土40年来遭遇的死亡人数最多的恐怖袭击。法国政府随后把巴黎地区安全警戒提升至最高级别。目前,尚无任何组织宣称对该事件负责。2011年该杂志也曾因刊登内容招致宗教人士不满遭炸弹袭击。
 
  “毫无疑问,这是一起恐怖袭击”
 
  法国检方调查人员说,袭击事件已造成12人死亡。警方发言人孔滕托说,有10人在这起事件中受伤。根据他的描述,事发现场如同“大屠杀”场面。
 
  了解事件调查的消息人士告诉法新社记者,两名男子当天手持冲锋枪和火箭炮闯入位于市中心的《沙尔利周刊》杂志社总部,并与警察交火。这名消息人士说,武装人员劫持了一辆轿车,在逃离时还撞倒一名行人。
 
  事发后,奥朗德赶往现场,并把这起事件定性为恐怖袭击。他对在场媒体记者说:“毫无疑问,这是一起恐怖袭击。”
 
  正在抓捕逃逸的武装分子
 
  法国总统奥朗德说,法国近几周已经挫败了几起恐怖袭击图谋,法国将加强警戒,防止此类袭击再次发生。奥朗德还呼吁全国团结一致,并要求保护所有可能遭受类似袭击的地点。当地时间14时,法国政府在爱丽舍宫总统府召开部长级会议。
 
  一名法国警官在接受法国电视台采访时说,警方正在抓捕逃逸的武装分子。目前巴黎安全警戒级别已经提升至最高。法国总理府说,最高反恐级别将扩大至巴黎大区范围,安全机构将加大对新闻机构、大型商场、交通车站和宗教场所的保护力度。
 
  英国首相卡梅伦在社交网站上谴责这一袭击事件“令人愤慨”,表示英国人民将和法国人民并肩作战,打击恐怖主义。
 
  漫画“太讽刺” 曾遭燃烧弹袭击
 
  位于巴黎11区的《沙尔利周刊》创建于1970年,是一本以讽刺见长的漫画杂志,2012年在法国发行量已达4.5万份,常因涉及政治和宗教的内容而引发争议。
 
  内容  总统也是被讽刺对象
 
  《沙尔利周刊》的讽刺漫画无所不包,总统奥朗德、前总统萨科齐都曾是他们的讽刺对象,但《沙尔利周刊》引发争议最多的,还是其讽刺穆斯林的漫画。在此次恐怖袭击之前,《沙尔利周刊》已因为讽刺穆斯林而遭遇网站被黑、燃烧弹袭击等。
 
  影响  曾致法国驻20国使领馆关闭
 
  在2006年和2011年,《沙尔利周刊》曾多次刊登讽刺穆罕默德的漫画,引发了巴黎大清真寺和法国伊斯兰组织联盟的抗议。2011年11月,该周刊刊登了一幅取笑伊斯兰法典的漫画,封面上写着“客座编辑穆罕默德”。第二天,位于巴黎的办公室就遭到了燃烧弹袭击,网站被黑,员工受到死亡威胁。不过这并没有让他们“退步”。《沙尔利周刊》很快就出版了新的杂志,头版是一个大胡子的穆斯林和一个男子接吻,男子穿着黑色T恤,上面写着“沙尔利周刊”,标题叫作《爱强于恨》。
 
  2012年,《沙尔利周刊》又引发了轩然大波。当年因为一部涉嫌亵渎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的电影在美国上映,全球众多穆斯林国家掀起了抗议浪潮。然而就在大家神经都极度紧张的时刻,9月19日,他们在头版和内页刊登了影射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的讽刺漫画,当天上午刊物就被抢售一空,大卖7.5万份。这一刊物却导致法国政府不得不在21日暂时关闭了20国的使领馆以防不测。
 
  争议  为言论自由还是为销量炒作?
 
  法国媒体有讽刺时政的传统,著名的《鸭鸣报》也因经常将政治人物作为调侃对象多次被告上法庭。不过《沙尔利周刊》的做法更为大胆。2012年9月19日的刊物出版当天,媒体纷纷向法国人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你是否认同《沙尔利周刊》的做法?
 
  支持的人说,法国是一个言论自由的国家,在言论自由上不能打折扣。
 
  但法国外交部长法比尤斯则表示,其做法好比火上浇油。法比尤斯强调言论自由至关重要,但如果被看成是故意挑衅,那就缺乏责任感了。
 
  时任法国总理埃罗则认为,什么事情过火就欠妥。他说,法国是一个言论自由的国家,幽默也有它的自由空间,“如果有人感到他们的信仰受到了侵害,认为有超越法律界限的行为,可以诉诸法院裁决。”
 
  《沙尔利周刊》的做法,不乏被批评是为增加销量,杂志刊登涉及宗教题材的讽刺漫画常会热卖。
 
  在德国,讽刺杂志《泰坦尼克号》也是常常因为讽刺过头而官司缠身,被诉上法庭。
 
  2012年的7月号,该杂志刊登了讽刺教皇本笃十六世的内容,杂志的发行量因此增长了70%。该杂志的做法引起许多天主教徒强烈的不满。教皇本笃十六世也感到他的私人权利遭到损害,把这份杂志告上了法庭。
 
  《泰坦尼克号》创刊30年来,曾经多次遭禁,诉讼缠身。讽刺杂志与言论自由之间的边界到底在哪里,也一直是一个争论不休的议题。

最新热点

更多

没有吆喝:网上拍卖照样热闹

拍卖是什么样的场景?也许您会想到,金碧辉煌的大厅内...[详细]

论    坛

更多

宜    居

更多

400年“千眼”古石桥浮出 为“全国最长的湖中石桥”

12月30日,江西九江,随着我国第一大淡水湖...[详细]

成都现“黄金新娘” 挂140万黄金出嫁重约5公斤

据台湾媒体报道,成都近日出现一位“黄金新...[详细]

“卖菜哥”爆红网络 业余时间写作写书法(图)

“卖菜哥”王佃恩多年坚持不懈练书法、从事...[详细]

北京晚霞形似“浴火凤凰”

12月23日傍晚,北京晚霞瑰丽。霞光和云朵交...[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