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味战味才是军队文艺工作的底气

来源:
时间:2014-10-31 16:26:07

这些年来,军队的文艺工作者似乎是犯了众怒。每天的网上,都有骂一些文艺明星招进军队文艺团队上演“变形记”的,骂唱首歌跳个舞就能当上“文职将军”的。

    这些年来,军队的文艺工作者似乎是犯了众怒。每天的网上,都有骂一些文艺明星招进军队文艺团队上演“变形记”的,骂唱首歌跳个舞就能当上“文职将军”的,骂忘了为兵服务的本只记得疯狂走穴“当大款”的,骂视军纪如儿戏把丑闻当出名“扮丑角”的,甚至子弟教育出了问题也能泛化成军队的问题。除了社会上的骂,部队官兵也会骂,凭啥劳资在部队摸爬滚打几十年快到最高服役年限了还混不了正团,某某明星轻轻松松四十不到就技术六级(拿正师工资)?凭什么辛苦几十年攒不起一套经济适用的钱明星们一张嘴就一套房一张嘴就一台车?凭什么……中国人嘛,不患贫但患不均。
 
    俺是学文科的,所以辩证法学得还算好。辩证法是这么说的,纵使军队文艺团体有这样那样的不是,但愿意去救灾一线去边关海岛去高原无人区为普通官兵表演的,仍然多是军队的文艺人员;虽然军队要吸引人才,把一些明星招了进来,但一个军区的文工团,干部几百号,文职人员若干,基本个个都有点绝活,真正是明星招进来的有几个?除了极少别行政岗位,军队的文艺工作者都是文职,是不存在“文职将军”这一说法的(我们就别说出来贻笑大方了哈),说真的,人家有那特长,晋职(他们的晋升和基层部队并非同一模式)稍快一点稍富一点也没啥好嫉妒的。人才是全人类的财富,军队也是中国的军队,有时他们出去演几场,客串一下,给大家带来艺术的享受,也没啥不能理解,不然岂不是资源浪费?
 
  不过,所有这些辩证的前提就是:军队文艺工作者,首先是姓军,其次才是文艺工作者。姓军就得有军味兵味战味,否则就可能本末倒置,没了存在与发展的底气。
 
  重军味才能除俗味。习大大说军队文艺工作要有军味战味,估计他是从政治上来算这笔帐的。不过对俺这天朝屁民来说,更愿意从经济上来算这笔帐。目前军队文工团十几个,还有大批的作家、画家、书法家,应是上千号人马,除了工资、编制、住房保障,每年还有大量的经费投入,如果不能把军事传统文化传承和发扬下去,如果只把文艺团体的存在等同于拍几部半死不活的电影,演几场无关痒痛的晚会,写几部自娱自乐的小说,服务自己比服务官兵多,社会题材比军营题材多,俗味比军味还重,那可能与地方合作质量会更高、价格会更低。细翻近年来军事题材作品,拍历史故事的多、拍现实生活的少,说漂亮女兵高干子弟的多、说平常官兵平民子弟的少,夸狙击手特种兵多、夸平凡小兵真实训练的少,甚至各种作秀、作呕,低俗恶俗,纷纷闯入眼帘、聒噪不休,好像这才时髦夺眼球,甚至香臭不分,让阎肃老爷子都“着实感到有点寒风飒飒”。想一想,军队文艺团体培养出去的大腕不少,屈指已不可数,但有几部是因为演军人演军队而成名呢?军味少了,俗味必然就多了,可能还会有人把媚俗与大众赞同起来,打着尊重市场规律的旗号振振有辞,却不想《士兵突击》没有漂亮女兵没有高干子弟,不照样在“不抛弃、不放弃”中经典了好多年?
 
  讲战味才能有品位。军事题材的文艺作品,当然不是只有“枪淋弹雨”“炮火硝烟”,毕竟处和平年代,军队也非绝情之地,军人亦有血有肉有爱恨情仇常人。但在什么山唱什么歌,任何事物有其差异性与特独性才可能长足发展,所以,战味,才是军队文艺作品最大的品位。正如阎肃老爷子所说,军队的“风花雪月”,风是“铁马秋风”,花是“战地黄花”,雪是“楼船夜雪”,月是“边关冷月”。虽然没有战争,但有最接近战争的军事训练和演习演练。俺以为,自红军长征之后,民族之血性已经被激发,而中国军队,正是这种血性传承得最不走样的地方。官兵们虽然生活苦、训练苦、身体苦,但真正血性之男儿,他们不怕吃苦,怕的只是为了所谓安全就把他们当宠物养着,他们内心实则有着对军营淬火的期待。所以我们的文艺作品,当用勇毅、智慧、真诚、正义、枕戈待旦、豪气干云的形象去影响和感染他们,让他们在冲锋陷阵时有无穷的力量,在军旅生活中有前进的动力,在成长历程中有精神的港湾。而于外,我们也当把军队一心谋打赢,能打仗打胜仗的形象呈现在民众面前,这是社会了解军队最快捷最直观的渠道。毕竟,对于普通国人来说,军队是否具备保护国家和人民安全的能力才是他们最关心的,在这基础上,才可能有真正的理解存在。
 
  接地气才能有底气。几乎每次提起军队编制体制改革的话题,许多人首先想到军队应该精简的,不是那些操枪弄炮站岗放哨的基层官兵,而是那些穿着威武的军装却不像兵不演兵不为兵服务的文艺兵。无作为无地位,完全可以理解。俺因为对文艺的喜好,与部队文艺圈交往甚深,实话说,他们人才不少,一大批青年优秀作家、演员都在成长,梯次搭配也合理,优秀作品亦每年都有推出,但回想近一二十年,基本没有太多军队自创能让官兵内心震撼的巨著,好不容易有部《士兵突击》吧,也是七年前的事……而且,几乎每部军队影视作品出来,都能在网上被吐槽--各种穿帮,各种俗套,可以把美国的F-15当成中国的歼-11,可以瞄准镜盖子都没开就有板有眼地瞄准。这被奚落的种种,与其说是无知,不如说是不接地气。不管什么类型的军旅文艺作品,首要就是说出战士的心里话,写出战士的真感情,能鼓士气、抒兵情、壮军威,让战士发自内心地去喜欢去传唱,去践行。没了这个基本前提,我们的作品自然不会有太强生命力,每次军队改革军队文艺团体都为自己的地位甚至存在心怀戚戚也就必然。
 
  这次文艺座谈会结,诸多声音惊呼“文艺复兴时代就要到来”。俺觉得实现文艺复兴也许还任重道远,但对国家包括军队的文艺工作无疑是一次极大触动。军队文艺工作,当有转危为机的智慧,借好这次座谈风的东风,把住机会创作有利于官兵成长、有利于战斗力生成、有利于国防与军队建设的精品巨著,成为国家甚至世界了解中国军队的拉幕人,而不是天天被抹黑被误解被鄙夷被猜忌被唾弃的“小丑”。

最新热点

更多

英殖民者拍摄的中国老照片拍卖4万英镑

最近,一组由英国人Herbert Elgar Hobson于1860年在...[详细]

论    坛

更多

宜    居

更多

故宫推出首款儿童iPad应用 带你玩转故宫

在紫禁城高高的红墙里,昔日的皇帝究竟怎样...[详细]

世界十大著名国家图书馆

世界十大著名国家图书馆1、美国国会图书馆2...[详细]

四川29个景区红叶指数出炉

进入深秋时节,四川一些景区红叶逐渐进入观...[详细]

世界上最美的7家书店

如果你看过电影《日落之前》(Before Sunse...[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