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林云:另一种生活 旅行的方法和意义

来源:
时间:2014-12-12 19:00:19

  非常高兴受邀到百川论坛跟大家进行交流。刚才主持人介绍我是诗人,实际上,在当今社会,现实生活中写诗的人越来越少。因为,在商品经济


  非常高兴受邀到百川论坛跟大家进行交流。刚才主持人介绍我是诗人,实际上,在当今社会,现实生活中写诗的人越来越少。因为,在商品经济时代,诗歌正在被边缘化,文学也一样。莫言获得诺贝尔奖,可以说给中国文学打了剂不大不小的强心针,形成一次刺激。但是,从整体上看,文学、文化正在变得日趋削弱。现在,没有哪个人出去敢理直气壮地说自己是写诗的,因为在公众的潜意识里,诗人和精神病差不多。有时候,我会跟朋友开玩笑说,一般有深度忧郁症的人才写诗。实际上,诗歌不仅是诗人应对时间的一种方式,更是诗人生命的存在方式。
 
  今天,我想就旅行的问题跟大家进行一次沟通。过去我出去做讲座,讲过新闻传播,讲过报纸,也讲过文学和诗歌,还有电影,而这一次则以旅行为主题,对我来说这是第一次。在诸多梦想和身份之外,我在内心一直想做一个旅行者,将来还有可能成为一个准旅行家、旅行家。在这些年,我不停地出行,通过旅途,我找到了一种能为自己带来更多乐趣,更多体验,更多与这个世界以及世界上的人们沟通、交流的新方式,也拥有了一些新收获。我想,自己在将来应该会在旅行方面进行更多有益的实践。
 
  如果人的一生就是一个漫长的旅行,那么每一天都应该是一次短暂的旅行。每到周末,我们可能会计划一次适度的旅行。旅行,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意义变得越来越凸显,越来越重要。随着经济的发展,每年出门去旅行包括出国旅行的人越来越多。旅游业也成为是一个阳光的、前景无限的、广阔的行业,它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乐趣,也给一些以旅游为特色的学院教育带来开阔的前景。所以,在一所旅游职业学院里跟大家进行关于旅游的沟通,可能别有一番意义。当然,我理解的旅游和旅游学院所教的课程,有一些区别。深入了解一下旅游职业学院就会发现,它有酒店管理、烹调等专业,还有和旅游密切相关的其他一些各种各样的专业,它关系到一个行业,并不像人们通常理解的那样只有旅游专业本身。
 
  对于真正意义上的旅行者来讲,旅游和旅行是两个概念。旅游是一种传统的、陈旧的,属于过去式的,或者说是一种保守的概念,而旅行是一个新近的、带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概念,包含当下的人们对它所做出的新颖的理解。,旅游更多的是一种游览、游玩或者是走马观花的欣赏,而旅行则是把对旅途意义的探讨,旅行设计所倾注的心思,旅途当中耗费的精力以及在旅行中能够寻找到什么样的内容等,作为旅行的主要目的和诉求,它明显区别于旅游。所以,我想通过这场讲座跟大家做稍微深入一点的探讨。
 
  我大致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完成这场讲座:第一是“在路上”的概念和感觉;第二是“越远越好”的概念;第三点,就我个人的体会谈一些旅行的方法。第四点,想和大家探讨一下旅行的终极意义。即我们为什么要旅行,我们和旅行之间到底有什么深层的关系。第五,谈一谈我个人的旅行生涯,都走过哪些地方,有哪些难忘的经历。
 
  一、“在路上”
 
  前段时间,网上有一个很有名的说法,就是生活节奏变得越来越快,我们的身体把灵魂都抛在了后面,呼吁我们的身体,应该停下来等一等自己灵魂。这是对当下生活一种普遍的感受,一个生动的概括。最近,我又看到一句话,也很有意思:人的一生应该寻求这样一种状态:在路上。或者你的身体在路上,或者你的灵魂在路上。身体在路上,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旅行;而灵魂在路上,就是读书,还有就是欣赏与热爱艺术。这两种“在路上”的方式,都是现代人所比较向往的。如果能够带上一本书去旅行,那么你的身体和灵魂就都在路上了。
 
  上世纪50年代末,美国作家凯鲁•亚克写过一部长篇小说,《在路上》。这部青春成长型小说影响了整整一个时代。目前,中国跟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或者六七十年代的美国有很多相似的地方。那部小说里表达的想法和精神以及当时的社会状态跟现在的中国自然也很相近。“在路上”,是我们生活中向往的一种状态。实际上,我们从出生一直到走完漫长的一生,都处于“在路上”的状态。所以,旅行是实现“在路上”美好愿望最直接的方式。
 
  二、越远越好
 
  一个人在同一个城市里上学、工作、生活,我觉得是蛮吃亏的。他应该到更远的地方,到另外一个城市去生活,看看另一个城市的风土人情、生活状态、城市风貌、人际关系,还有文化形态。在不同的地域、城市、时间、空间里来回转换,如果你稍加留意,略带一点深刻的观点去感受它,你就会有很多收获。因为人是需要变化的,趁着年轻的时候,尽量到更多的地方,更远的地方去吧。
 
  摇滚歌手汪峰在歌曲《怒放的生命》中唱道:“我要超越平凡的生活。”旅行就是要超越平凡的生活。在不断重复的日子、时间、状态里,我们都有一种变化的需求和希望,想把旅行纳入自己的生活中来,作为日常生活的一种补充方式,在旅行中感受到更多社会、人生、自然的东西,这种给养可能会对我们一生的成长有很多益处。作家张炜讲得好:“人生分为两个阶段,一个阶段是出发,一个阶段是归来,其分水岭大概是在40岁左右。”是的,年轻的时候,你的前面充满了未知,不知道将来会到哪个城市上学,也不知道到哪个城市去工作,不知道会遇到什么样的密友和爱人,不知道会有一个什么样的孩子------当这一切都成为已知,人生就踏上了第二个阶段——归来。
 
  人生常常会进入这样一种怪圈:那就是缺什么会想什么。比如有钱的人想当官,当了官的想有钱,有了名想有钱,有了钱又想要社会地位。当然,人要有节制,不能欲望过多,也不能愿望太强,愿望和欲望之间有时就一墙之隔。实际上,从另一个角度讲,人的一生只要完成两件事就足够了,一件事是安置好自己的身体,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吃穿住行;再一个就是安置好自己的灵魂。要想安置好灵魂,只有一种方法,那就是到艺术里去寻找。画家丰子恺曾经说过,人有三种生活:一种是物质生活,一种是精神生活,一种是灵魂生活。物质生活对应的是吃穿住行,精神生活对应文化和艺术,对应我们灵魂生活的就是宗教。
 
  旅行是我们在第一层面和第二层面生活之间的一个状态。走得越多越好,走得越远越好。
 
  这些年来,旅游的概念经过了一些嬗变。传统的观光游就是单纯地看风景,关心的是某个地方去过没有,好不好看,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旅游的观念已经发生了比较重要的变化,从过去观光式旅游发展到了一种体验式旅游。我们现在更多的是到风景中去,到景点中去,到山水中去,体验自然环境,体验休闲时光,体验在旅途中自己的生命状。这应该是旅行的内在意义。体验式旅游是一种融入式的,发自生命深处的需求。旅游不再只是观光,而是逐渐演变为一种生活方式。过去,每到放假,我们也会想办法到一个新地方转一转,玩一玩,但是今天不一样了,旅行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时时刻刻,旅行已经变为生活中不可分割的那部分,而不再只是通过假期点缀漫长生活的花絮。我们开始慢慢学会,把旅行当日子来过。比如,我要到南方呆5天,这5天我就是要在那儿生活,而不光是去看一看。观念改变了,你的整个计划与安排,甚至身心的感受都会有一些变化。
 
  在旅途中,我们也开始变得不断深入。假如所看到的植物没有一样是你认识的,所有石头没有一块是你所了解的,对一个地方的风土人情你是一无所知的,那样的话,一个地方,你去了也是白去,只不过是增加了点阅历而已,你并没有把自己的生活甚至生命搬到这里来,和这个地方打成一片,融到一起。那样的旅游和色和生活是剥离的。
 
    三、旅行的方法
 
  关于旅行的方法,我总结了这么几点。
 
  第一,有比较投机的伙伴。我们不是职业旅行家,也不是西方常见的独行者,而我们每次旅游时总是要有伴的。旅伴的选择非常重要,一定要找投机的,志同道合的,能够给旅途带来乐趣的,甚至给你带来各方面收获的人。另外,旅途的设计、行进过程不要出现偏差。实际上,过去人们在旅途中的奔波困顿,包括成员之间的意见不一致,带来的烦恼很多。
 
  第二,追求独特的感受。我大概近10年开始,不管去哪儿,不管多远或者多近的地方,一定要争取在那里过夜。这一点我感受颇深,济南南部山区,九顶塔、水帘峡、罗曼山庄等我都住过。这些景点,假如早上10点多去,到那转一转,吃个午饭,下午2点回来,4、5点钟到家,一天的旅途就结束了。这样的话,就很难沉浸到山水当中去。要是能在一个地方住下,把所有行李都放下,同时也就把自己的心情放下了。从早晨10点开始转,吃完午饭接着转,一直转到下午4点,,没有回去的挂念,就可以全身心地融进这个地方。
 
  将来,大家再到一个景区里去,一定要认真感受一下它的下午。喜欢摄影的都知道,中午阳光太强烈,可能拍不出很好的照片来;下午的光线变化则是非常丰富的,尤其是到了黄昏或夜色降临的时候,光线变化会更丰富。一开始是天变为浅灰色,后来变得深灰;当你看到山体变黑的时候,山和天是分开的,山的颜色会更深,天的颜色浅一些;等夜再深的时候。两种颜色就会融为一体,整个呈现出黑乎乎的一片。在城市里,光线已经被污染得非常严重。我们平时在城市里看到的都是破碎的、散落的黑色,我们的眼睛和心灵无法感受到什么是真正的黑色,到山里就不一样了。天空和山体彻底变黑之前,有一段时间是深蓝色的。如果你留心一下就会发现,黄昏的这种颜色变化和黎明时几乎一模一样,只不过它的顺序是相反的。我一直在琢磨,天空的深蓝究竟是什么造成的?是大海的折射还是天空深处本身拥有的颜色?可能是天空深处的颜色,平时天空都是湛蓝色的,只有到了那个时候,那种深蓝色才会短暂地显现出来。
 
  第三,尽量跟当地人接触。我们到一个地方去,尽量不要走旅行社。旅行社的路线设计具有高度的可复制性,大多缺乏个性化和自由的空间。当然,我也走过旅行社,但几乎每一次感觉都不太好。自己做功课,做攻略,自己设计路线,坐车或者开车、跟着驴友或车友,都不错。我去年到河南太行山的时候,在红豆杉大峡谷,遇到有十四五个中年济南驴友,他们夜里12点多到新乡,又租了一辆中巴到山里,第二天背上背包就按照自己设计的路线上山了,上山的路他们都摸得很熟。
 
  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眼光,每个人有每个人的视角。山东有个诗人叫马丽华,后来任藏学出版社总编辑。她跑遍了西藏,特别是阿里地区。一次,在阿里地区采风,她跟一个藏族妇女聊天,她问她家里有几口人,有几头牦牛,谁做了喇嘛?藏族妇女很幸福地告诉她丈夫做什么,孩子做什么。交流之后,藏族妇女反问马丽华:“你看上去差不多50多岁了,你的生活是什么样的?”马丽华说:“我就是全国各地到处跑跑,做做采访,写写文章,发在报纸或刊物上挣点稿费。”让人没想到的是,那个藏族妇女真诚地说:“你太可怜了,这么大年纪还要跑来跑去,你看看我,在自己家里,喂着牛种着地,多幸福!”这句话对马丽华的刺激非常大,完全出乎她的意料之外,她从来没有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自己的人生,从不知道自己的人生状态在别人眼里是一种什么状况。
 
  这次采访经历让她得以换一种方式重新关照和审视自己,这就是刚才我所说的,要从你的旅行团体里走出来,尽量多地接触当地人,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生活状态、风土人情、文化习惯,这样你就能更好地做对比。当你有苦恼的时候,去看一看比你苦得多的人是怎么快乐的。当你发现自己又懒又困的时候,看一看那些努力奋斗的人是怎样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
 
  我在这些年的旅途当中接触过很多人,也了解了很多人,收获很多。2007年,我在丽江碰见一个山东经济学院毕业的济南小姑娘,她和她的同学男友大学毕业后骑车去了西藏,又从西藏沿着滇藏线走到云南,在丽江开了一个饭馆,叫“单车与刀”。我去的时候,两个人已经结婚了,这个济南姑娘已经怀孕好几个月了,谈话间,她一直在埋怨他的丈夫,当然是那种充满爱意的埋怨。因为她的丈夫要到稻城去,一走就是两个月。他是一个职业旅行者,旅行都是步行,自己背着行李,也没有伴。在跟那个姑娘的交流中,我感慨很多,我们年轻的时候没有这样的条件,也没有这样的勇气。那姑娘告诉我,等孩子生下来,先在那儿挣点钱,将来孩子大一点,两个人还是要回济南生活。她那种生活状态给了我们一行人很多启发。
 
  我还认识一位女士,年龄大概跟我差不多,爱人是山东艺术学院的一个副院长。她非常厉害,可以一个人开着越野车进西藏,不需要人作伴,至少去了三四次。我也不知道她是怎么克服路途上的困难的,而且她还有一个最大的特点,那就是说走就走,上午跟家人说我要去西藏,下午就走了。等爱人下班回来,再打电话,她那边已经快到西安了。真是十分独特,令人艳羡。我想,一定有一种别人无法理解的深沉的动力在吸引着她。
 
  实际上,自己独身走西藏的人很多,骑车走的、开车走的走的更多。丽江的那位济南姑娘在讲到他们西藏之行时曾两次落泪。他们在路上遇到的危险,心理上感受到的无助,一度让两个人坐在冰天雪地里嚎啕大哭。那些苦,我们不一定能承受得了。这些年,我也走了一些地方,有意地锻炼自己,但说实话,没受过多少苦。稍微苦一点,稍微危险一点,我们就承受不了。虽然他们能做到的,我们不一定能做到,但哪怕是从他们身上学到一点勇气,吸收一点能量,我们也是有收获的。
 
  第四,不要过多依赖旅行社。现在网络这么发达,我们完全可以自己解决行程的吃住行问题,旅行社也开始有一些脱团的自由行项目。目前,有一个新兴的行业叫旅行体验师。如果你的博客、微博和微信的影响力足够大,就可能被别人邀请去新建景点旅游,还会收到体验薪酬。大家如果真的对旅行感兴趣,可以努力提高自己的网络影响力,如果能够混成旅行体验师,就再舒服不过了,不用花钱,就可以到处玩。
 
  还有一点,如果能够进入旅行网络联盟中,你就会有很多旅友。上周,一个资深驴友带我去了莱芜的吕祖泉旅游区。他背着背包,里边有饼干、巧克力、水、药膏、医用胶布,等等,准备得非常全。跟着这种资深驴友,什么事都放心。大冬天爬山,我还是第一次,去之前我私底下觉得应该没什么意思。但去了之后,吕祖泉给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从山上往下看,杨树的叶子已经快落光了,只剩下树梢处的一小撮,像小小的一面旗帜一样,迎风招展。梯田是一道一道的,水库反着光,好看极了。这是我最近的一次旅行,也是我最近一次在刺骨的寒风中感受到的旅行的乐趣。一进山,我就看到路两边长着野草莓。11月份的野草莓,叶子是深绿色的,那里有很多。吕祖泉这边的山,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满山都是桑树。我去过很多地方,从来没有见过长满桑树的山。明年5月份,那里准备搞一个桑葚采摘节,我争取再去一趟。可以想象,满山的树都结满桑葚,那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场景。吕祖泉离济南不远,开车也就一个小时左右。有时候,旅行是需要有钱,有条件的;但有时候,旅行也可以是很简单,很节省的。
 
  旅行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我们首先要从观念上做出一定的改变。哪怕我们只是出去旅行一天,我们也是到那个地方去过一天,而不是仅仅转一转、看一看、逛一逛就完了。现在的条件比过去要好得多,你可以把你的生活用具、服装、电脑、需要读的书都带上,到一个地方去过一天日子。我非常喜欢梭罗的《瓦尔登湖》,也读过好几遍。但我不知道,将来有一天,自己能不能像梭罗一样到山里住上半年或一年,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受得了。去年,我到太行山深处,也就是云台山的更里面,还没有开发,纯粹的原生态,我尝试着住了8天,感觉非常好。我到了河南和山西交界的地方——上云台。上云台不是景区,而是穿过云台山景区,翻过山,经过好几十个隧道,一直往里走,到云台山景区另一边。过云台山景区时,需要和景区签一个声明,意思就是说明一下,过了这里,你的安全和景区就没有关系了。那个地方是山西的陵川县,没有手机信号,打电话要到很远的地方去。
 
  从那里出来后,我又到了不远处的红豆杉大峡谷,那里有白陉古道。太行有八陉,即有八条道路与外界相连,现在保存最好的就是白陉古道,大概有10多里山路。那也是在山西陵川县,那个地方叫双底村,那一片产花椒,有个品牌叫大红袍。整个村庄长着很多花椒树,走在村庄里,到处都是花椒味,晚上睡在床上,甚至都能感觉到空气设计麻麻的味道。那里吃住也很便宜,30块钱一天,管吃管住,一顿饭两个菜,如果你想吃肉,可以再加钱,让房东给你炒肉吃。总之,那地方状态比较接近原始,还没有怎么开发出来,旅游业还不发达,去的人还不是很多,但那里地处太行山深处,真的非常漂亮。
 
  生活方式、生活观念、旅行观念的转变,对我们来说至关重要。一旦觉得旅行对生活、生命是必须的,我们就会重新构划旅行,和旅途当中能做的事情。
 
  下面,我讲讲进入旅行或进入深度旅行的几种路径。我最早找到旅行的感觉是1999年到新疆的经历,那一次一下颠覆了过去我对旅游的概念。我喜欢玩儿,曾经去过不少地方,也很喜欢到某个地方看文物古迹,感受其文化。上世纪80年代,我们每到一个地方最重要的一种纪念方式,就是临走时总要买几张明信片,因为那时候没有相机。再说回来,1999年的新疆之行,彻底颠覆了我对新疆的固有印象。过去,我一直认为新疆就是典型的瓜果之乡、歌舞之乡,柔弱,温馨,还有着浓郁的异域风情。但真正去了之后才发现,新疆是如此开阔、苍凉与雄伟,天山的深邃一下子打动了我。从那个时候起,我才开始真正喜欢上了旅游,开始有了旅行的自觉,开始有意识地做旅行的计划。
 
  进入旅行一定要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式。没有路径和方式,旅行就可能会停止在旅游的层面,停止在观光的层面,停止在大家开玩笑说的“上车睡觉,下车尿尿,中间看庙”的状态。看完了,可能觉得哪儿的庙都差不多,然后就回来了。进入旅行,其实可以有很多种方式。比如摄影。现在摄影非常方便,手机、ipad都可以拍照。再比如绘画,这也是进入旅行的方式。
 
  我进入旅行的方式,第一种是观察河流。那一年,我在新疆看到一条河,叫巩乃斯河,在去那拉提草原的路上。那条像溪流的小河,是流到喀什湖去的。从小,我们就被教育出“大河向东流”的不二概念,没有说过河流还可以向西、向南、向北流的。后来我们才知道,向东流是和中国的地理环境有关系,因为中国主要是东面临海。事实上,河流不一定向东流,向南、向西、向北流的也很多,台湾的河,大多都是往南流的。巩乃斯河是向西流的,发现这条向西流的河后,我非常激动,写了一篇散文叫《巩乃斯河》。从那儿以后,我喜欢上了河流,以后再去哪儿,就会特别关注它的河流,包括我家乡的、山东的、国内的、国外的各种河流。将来,我打算写一本关于河流的书。带着考察、跟踪、学习、了解河流的任务去旅行,我的旅行就有了更深层次的作用和意义。
 
  第二条途径是植物。大概五六年前,我对植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开始研究植物。不知道大家见没见过格桑花,知不知道格桑花是什么花?青年歌手黄英在《卓玛》中唱的“美丽的格桑花”。格桑花,又叫太阳花,其实就是波斯菊,很常见,我们在不少景区里边都可以看到,是那种单层单瓣的那种菊花,茎很长,有的能长一米多高。还有朝鲜的金达莱,其实是杜鹃,是杜鹃的一种,叫迎红杜鹃。我们到山里去的时候,如果看到花也不认识,树也不认识,各种各样的植物都不认识,你的心里就会很茫然。我们总说现代人失落了传统文化,失去了自然精神,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我们跟自然的距离变得非常远了,不再认识自然。进山里转一圈,山里的大树以及各种花花草草都不认识,这样的话,就不能说你认识了这个地方。
 
  前不久,我有一次去五龙潭,是在初冬。那里的景色非常漂亮,有不少水杉,树叶是红黄色,银杏的叶子是金黄色的,槭树的叶子是黄绿色的,整个公园里的色彩层次表现得非常充分。我看到,一棵槭树的说明牌上写的是五角枫,这两种树很容易搞混。枫树和槭树很接近,很像,但还是有区别的,槭树叶子到了秋天变黄,而五角枫的叶子是变红的。一旦了解更多的植物,你就能对所去的景点,甚至是对身边的生活有更深刻的理解,感受也会越多。
 
  我进入旅行的第三个途径是苏东坡。2010年,济南出版社约我撰写一本济南文化丛书,我分到的是章丘的百脉泉,叫《百脉泉史话》。为了写这本书,几乎把章丘的山爬了个遍。章丘有一座山叫长白山,跟东北的长白山名字一模一样,只不过比它小不少,这是位于章丘和邹平之间的一座山,范仲淹曾在那里读过书。范仲淹父亲去世后,母亲带着他改嫁到了邹平一户朱姓人家。他在邹平长到18岁,然后为了专心读书去了长白山上的醴泉寺。前几年,邹平县为了纪念范仲淹,专门重修了醴泉寺,寺院面积很大。现在,那座山上,还有范仲淹当年读过书的一个山洞。为了写那本书,我专门去爬了这座山。此外,还有明代文学家李开先隐居的马山,锦屏山,章丘山。我都去爬过。章丘为什么叫章丘,有好几种说法。其中一种就是因为境内有一座山叫章丘山。这座山的命名则另有来历,说是战国时期,有一位姓章的将军埋在了这里,形成一个土丘,就叫章丘山。我觉得,只有了解一个地方的地理、历史、文化,你才能够和这个地方真正产生一种关系。实际上,我们呈现的方式,我们跟世界之间的关系,就是自身形象所在和价值体现。画家跟世界的联系就是其画作,诗人就是诗歌,音乐家就是其音乐,而旅行者就是他的脚步所到之处。
 
  后来,我又知道了苏东坡来过章丘,还在这题过诗,他和章丘之间有很多渊源。苏东坡去世后埋葬在河南平顶山的郏县,历史上一个到那里做官的章丘人,因为仰慕他,专门把他的墓地修葺一新,栽上花草和树木。苏轼的确是中国历史几千年来一位非常独特的人物,甚至可以说,在某些方面,他比李白还要有代表性。李白是诗仙,以诗歌闻名于世,但苏轼被还称为生活大师。他不仅诗词在中国数一数二,还多才多艺,被发配到南方后,他就在那里教南方人种地,通过画图教农民制作农具,教农民种水稻。另外,他还是个美食家,发明了东坡肉;在海南的时候,他自学中医,给人看病;他对宗教也有很深的研究和体验,跟全国各地的髙僧交朋友,每到一处,都不辞劳累拜访那些高增大德,和他们一起谈禅论道,被称为“东坡居士”。正是在写《百脉泉史话》的过程中,我更深地认识到苏轼的独特价值,也极大地增强了我对他的喜爱。我就做了一个计划,准备在几年的里要走遍苏东坡走过的地方。后来,我专门到过苏东坡的老家眉县,趁着去广州的机会到了惠州,那是一个非常漂亮的城市。而且,惠州把苏轼的文章做得很足,到处都是苏东坡的纪念地和塑像和碑刻。一个公园内有着王朝云的墓,保存得很好。整个惠州是把苏东坡作为一种至高的文化来对待,来探讨。
 
  最近,我又找到了进入旅游的一条新途径——书法。我发现,很多中国古代书法家作品,遍布或者说散落在纪念馆和许多景点之中,再就是几乎所有的旅游景点里都有各式各样的碑文和大字,到处都能看到。如果我们给书法爱好者设计一条书法之旅或者叫书法大师之旅,应该会非常吸引人。《南方日报》出版社出过一本书叫《跟着唐诗去旅游》,书卖得不错,后来又出了一本《跟着宋词去旅游》,都很有创意。还有一本书叫《跟着电影去旅游》,也很有意思,电影也给我们带来很多地理的、历史的、旅游的知识。以上这几种不同的进入旅行的途径,能够给我们带来不同的收获和感受。
 
  另外,在旅行中,我还有几条基本的原则,一直在努力坚持。一个是旅游要随时随地。如果你总是觉得自己还年轻,时间还很长,将来总会有机会去的,那就大错特错了。实际上,时间过得非常快,当你有一天回头看时,发现还有很多愿望没有付诸行动时,可能为时已晚。等到你年龄大了,虽然你获得了一定条件,但各种琐事也都缠上了身,各种责任担在身上,你就会变得不可能脱身就走。在这方面,我对自己挺得意的一件事,是2001年去西藏。我学医出身,知道带着感冒进藏是非常危险的事。我在济南打了吊瓶,然后坐飞机到了成都,又去医院打吊瓶,感冒还是没有好利索。第二天就要进藏了,我反复犹豫,到底进还是不进,当天晚上从医院打完吊针回来,在成都的马路上一个人走了很久。经过强烈的思想斗争,最后还是鼓足勇气,带着感冒进了藏。到拉萨第一天就躺倒了,又到医院里面打了一天吊针,第三天开始走路,到了第七天开始恢复酒量,临走的时候,就能喝五六瓶啤酒了。一般情况下,是不能带着感冒进藏的,尤其是学过医的人,有可能送命。有可能你一下飞机就要住院,抢救完了接着就得把你送上飞机拉回来。当时我想再有机会一定还要再去西藏,可是,到现在11年都过去了,再也没找到新的机会。
 
  第二个原则,就是在旅途中,找一个和自己兴趣密切相关的一种技艺,或者说一种方法。这样,你就会对旅行有一种长期的、持久的、深入的兴趣。比如说,你收藏石头。长期的旅途中,我养成了这样一个习惯——捡石头。现在,大大小小,有好几十块石头,放在我的书架上,有些石头我一看见它就知道在哪儿捡的,当时的场景就会浮现眼前。但捡多了,有些也就忘了,怎么也想不起来它们是在哪儿被我收入囊中的。我们旅游职业技术学院的,也可以研究下美食。《舌尖上的中国》火了以后,有旅行社推出美食旅游路线。我觉得,这也不失为一种方法。或者你对刺绣感兴趣,也可以研究蜀绣、湘绣、鲁绣等,作为一个爱好或者由头。不管你研究什么东西,只要能够在这个领域不断获得进步,把它跟旅行结合起来,你的旅行质量就会变得丰富,慢慢有所提高,你和旅行之间的关系就会更紧密。能够在旅行当中收获知识、乐趣,你的生活也就会随之更完美,更丰满。
 
  第三个原则,结交一群驴友或车友。陪我去莱芜吕祖泉的那位资深驴友,几乎爬遍了济南周边包括南部山区所有的山,非常熟悉,如数家珍。而且,他在旅途当中结交了很多人,有很多收获。浙江大学有一个数学家,翻译家,诗人,叫蔡天新,是目前我知道的到过国家最多的人,大概走了100多个国家。从10岁开始,他每去一个地方,就自己动手把它画出来。这个习惯来源于他小时候,从家里到另一个村里去,他总是要把走过的路线画出来,后来就形成了惯例。除了写博客、写诗、摄影外,他还到全国各地去演讲,其中有很多是关于旅行的。他可能要出一本《手绘地图集》,收录自己从小到现在的手绘地图,不知道现在出了没有。大家现在还年轻,要从现在开始培养一门爱好,一门和旅行有关,和自己兴趣有关的技艺,经过一段时间积累之后,你就会发现你的成绩是惊人的。
 
  如果对一件事情,比如说旅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们就把自己的时间、精力集中到这个地方来。中国时尚届的张晓梅女士,号称中国时尚第一人。一次,她到济南来,我陪她到曲阜去,路上,她说了一句话,对我启发挺大。她是个素食主义者,她说:“吃素以后,我的脾气变好了。此外,我还省下了很多时间,不用再去跟朋友探讨哪个地方有好吃的,或者我要在家做什么好吃的,我的时间全放在了读书和写作上。”当然,我的意思不是要大家都吃素,我是说,一旦我们的兴趣和时间,从一个地方挪到另外一个地方,我们可能就会投入更多的精力在这个地方,就会有所发展。如果我们对旅行有了,就会在别的地方省下钱来做这件事。今天,跟我一块来到这里的邦妮女士,就是一个非常有计划的旅行者。她挣钱不算多,但每年都有坚定额旅行计划,在别的地方省下钱或攒一段时间的钱,然后就去旅行,说走就走。她今年还专门到北极村去看北极光,虽然没看到但她毕竟是去了。呼伦贝尔草原和北极村,那是蛮诱惑人的一条线路,我都想了好几年了。
 
  四、旅行的终极意义
 
  下面,我想从一个稍微深层的意义上来探讨旅行。我们为什么要旅行?旅行对我们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也就是说,旅行的意义,旅行的终极意义到底是什么。台湾歌手陈绮贞有一首歌,叫《旅行的意义》,歌很好听,词也写得不错,但就是没明白她说的旅行的意义是什么,可能跟爱情有关。实际上,旅行究竟有什么意义呢?不知道。当它变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时,它就是我们存在和呈现的方式。我到这个地方了,这几天我在这个地方过了日子了,我和我所携带的时空就在这个地方出现和存在,整个生命的过程中,时间的延续变化跟这个地方是有关系的,而不是相互剥离的。写诗的人,总是喜欢胡思乱想。很多年前,我就在想,我们人类为什么喜欢到山野中去?为什么喜欢水?为什么小孩坐车一晃容易睡着,而成年人却不容易犯困,到了老年,上车一晃又容易犯困?我们为什么喜欢水?因为出生之前我们生长在水里。其实,小孩子和女性跟水的关系更密切。你想,一个人,一个婴儿,在羊水里晃荡了10个月,这种记忆对人的整个心理、生理系统都会造成影响。到了汽车上,车子晃动的频率一旦跟母体里晃动的频率接近时,小孩子就容易睡着。用荣格的集体无意识理论来解释,就是,在更久远的时候,人类是在水里存在过的,人是从水里进化到深林里的。随着文化基因的遗传,人跟水应该还保存着一种内在的天然的关系。我们为什么喜欢山林和大自然呢?是不是因为当我们还是猴子的时候,我们曾经在山里住过,在树上住过。虽然这些很玄奥,但真从深层来探究的话,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
 
  我做报纸做了很多年,一直都没想明白,我们为什么需要新闻?人们为什么对哪儿有好事,哪儿有坏事,哪有灾难、战争等,那么关心?尤其特别关心那些坏的消息。有一天,我终于找到了答案,不知道对不对,但我觉得最起码应该是答案之一。在我们还是类人猿的时候,每天都需要出去觅食,在从山洞里走出去之前,最关心的就是那些不好的消息,比如附近有没有猛兽出没,天会不会下雨、下雪、下冰雹等。所以,直到现在,我们仍然对坏消息保持着浓厚的兴趣和猎奇心理。可见,我们对自然的依恋,可能长久地存在于文化基因里。
 
  西方有一位科学家做了一个实验,他说:“女性所有的危险感都来在下面,担心床下有怪物,枕头或被子下面有东西;而男性对危险的担心都来自上面,窗户,门的上方,担心那里有没有危险的东西。什么原因呢?那也是因为当我们还是类人猿的时候,母猿大都住在树上,最害怕的是爬虫顺着树干爬上去;而公猿都是在树下负责守卫的,在地上睡觉,危险都来在上方。这种说法,最起码听上去很有道理。这种潜在的文化基因的遗传,一直影响到人类现在生活和居住的方式。实际上,人类有很多动物的本性,喜欢旅行是因为跟自然之间有一种隐秘的联系,这种联系导致我们要不断地回归那里,去找寻某种感觉。这是人类旅行在哲学或人类学层面的内在动力和原因之一。我想,走遍世界的蔡天新、说去西藏就去西藏的中年女性朋友以及丽江的那位济南小姑娘,他们一定是被某种说不清楚的动力吸引着,对旅行有一种内在的难以割舍的喜欢和向往。
 
  有人曾经问一位登过珠穆朗玛峰的登山家:“你为什么要在有限的生命里一直登山?”他说了一句很有名的话,现在还广为流传:“因为山就在那里。”后来,这位著名的登山家死在了攀登非洲乞力马扎罗山的路上,他是实实在在为自己的理想而献身的。
 
  旅行和登山是一样的,它对我们有一定的吸引,能够给我们带来乐趣和收获,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还能够通过了解异地不同的人,拿他们跟我们的生活有所对比,在对比中对自己的存在方式、当下生活状态,有更多的思考,这也许就是旅行的意义。
 
  六、我的旅行经历
 
  我最早的旅行应该是在20世纪80年代,印象特别深的一次是去张家界。张家界1985年刚开发,我去的时候,那里的第一座宾馆才盖了一半,我们就住在盖好的那一半里面。第二天,临去观光前,给我们放一个录像,风光片,记得里面的解说词是这样描述的,说这里有华山的险,黄山的秀,还有泰山的雄伟。当时我们看了,都不相信,心想,一个从没听说过的小地方能有这么好?第二天一转一看,的确出乎意料,让人大吃一惊。当时那里还非常原始的,还不叫张家界,还叫慈利县,去的人也不多,小溪众多,清澈无比,路都还没有完全修好,得摸索着前行。后来,我又去了一次,完全变了,面目全非,根本无法相认,很多山都因为过度开发被破坏了。后来,听说张家界整个景区都卖给了一个台湾商人,给他开发,承包期大概是40年。第三次去的时候,张家界就变得更厉害了,很多地方都认不出来了,印象最深的是,一条原本清澈的小溪,水都变成白色的了。同行的一个做过环保工作的朋友说,那是典型的水土流失和山体破坏造成的。  
 
  1983年,我从河南来到山东,去爬泰山,看日出,记得那次还去了阳谷县。当时的阳谷还很落后。县委、政府大院大概只有200平方左右,里边有个台子,20来公分高,在这里上班的人可能经常把自行车放在这个台子上,可能是县委、县政府的领导就不让放,就在台子上立了一块小黑板,写着一句话,那句话到现在我都记得清清楚楚:台上不准放自行车,违者放气。
 
  去年,我到莱芜,在梁甫山(李白写《梁甫吟》的那座山)高速路的出口又看到了类似的标语;昨天还是前天,在遥墙机场附近的济阳黄河大桥,我也看到了同样的标语,跟梁甫山高速路出口。的标语是一样的,叫“闯岗扎胎,后果自负”。每看见这个,我就很容易想起很久以前在阳谷县看到的那个小黑板。
 
  我们的旅行分很多种,有的我命名为孝心旅游,就是陪自己的父母出去旅游,比如我曾经专门陪着自己的母亲到云台山玩;有的是教育旅游,带着孩子出去玩,开阔眼界,普及知识;还有的是亲情旅游,比如去年夏天,我带着家人,开车从济南出发跑了10天,7000多公里。第一天跑到承德,再从承德往北跑到坝上草原,再往东北到内蒙的赤峰,再往西北到克什克腾旗草原,又开车往东南方向走,去了东北的葫芦岛,然后过唐山,经北戴河。在北戴河看到的情景,令我慨叹和难忘,整个海岸边全是人,坐着的,站着的,你根本走不到海边去,连个缝儿都没有差不多从离海水10米远的地方,就基本过不去人了。我们在北戴河一共呆了不到一个小时就走了,那里的停车费1小时40块钱。这是这次旅游带给我的一个非常震撼的记忆。
 
  坝上草原规划、保护得特别好,草地上开满了花。到了晚上,我问女儿:“要不要看星星?”她说:“看。”我们就开车离开居住的小镇,来到三四公里外的野外,关上车灯,抬头仰望星空。我们很幸运地看到了银河,从西北方向到东南方向,非常亮,非常清晰,边缘是淡黄色,中间发白。我女儿当时上初中,从来没见过银河,光是听说过。那天晚上,我们在那里一块看银河看了一个多小时。这是旅行带给我们的意外收获。很多人都从来没见过银河,年纪大一点的小时候可能看见过,大概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时候,光污染、大气污染还没现在这么厉害。今年春节,我在美国拉斯维加斯的郊区,再次看到了银河,但也没有那次在坝上草原看到的清晰和震撼。
 
  1983年第一次爬泰山,给我留下的印象特别深。那时候年轻,到哪儿都感觉很稀罕,看到山体上有大字都要大声念出来。记得我们走到中天门时,看到崖壁上有四个大字:山河好大。第一感觉就是,泰山真厉害,不同凡响,连题字和别处都不一样。后来仔细一琢磨,是念反了,应该是“大好河山”。有时候,我们也应该带着幽默的心态,去旅游去发现。有一种说法,叫“创造性地去旅游”,意思就是要带着想象力出去。旅行很有意思,你常常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给你留下许多美好的回忆。对于一些地方来说,也是如此,你没去的时候,感觉很神秘,甚至有些不可思议,但实际上你去过了,感觉也很简单。那年我开车去内蒙旅行时就是这样,去之前做了很多准备工作和预案,但到那里以后才发现,有些地方虽然比较偏僻、落后,但路都修得非常好,车子开个六七十迈没问题,路况很好,环境也很安全。
 
  今年年初,我和几个朋友到美国去,租了辆车,从美国和墨西哥的边境——洛杉矶和圣地亚哥一直往凤凰城、图森方向开,大概开了一两千公里。美国的情况跟中国不一样,车少人也少,西部的戈壁景观很是震撼。图森有一个著名的飞机公墓,美国有5000多架飞机都在这里整修,号称是世界第二空军力量。这里的飞机稍微修一修就卖给亚洲、非洲的一些小国家,作为防空力量用。在那里,我看到过这里一架20世纪60年代退役的运输机,大概有半个房子这么大,20多米高。还看到一架黑色的无人驾驶飞机,好像叫黑鸟,通体有30多米长,也是六七十年代退役下来的,很开眼界,从来没有这么近距离看过这么大的飞机。后来,我们从图森开车到拉斯维加斯去,再到科罗拉多,再回到洛杉矶。一大圈下来大概有四五千公里。美国的高速公路不收费,租车也很便宜。一辆马自达一天大概五十美元,合三百块人民币,美国的油也比中国便宜。去之前,我们还把驾驶证正儿八经翻译成了英文,和驾驶证一起随身带着。结果,整个旅途也没有人检查驾驶证。一开始,我们看见检查站心里就打鼓,后来发现,只要你不违章,不出事故,根本就没人管。这些游历给了我很多启发,要说起来,很简单,如果精心策划好,去一趟美国,也花不了很多钱。美国的吃住也都还算便宜,在洛杉矶二三百块钱就能住到说得过去的宾馆。所以,旅行对我们来讲,是一个可以去计划的行程。我们可以在工作之余把它纳入自己的生活中,尤其是对于旅游职业学院的同学们来讲,旅行跟自己的专业、将来的工作联系在一起,又有另外一种特殊的意义。听说学院有不少实习生有机会到迪拜和世界其他一些地方的酒店实习,这种经历,本身就是一次很好的旅行契机。如果我们对旅行的概念、方法进行一些独到的思考,把它跟自己将来的工作和生活结合起来,那一切都可能会变得更加丰富、有趣。
 
  在讲座结束之前,我想给大家推荐几本与旅行有关的书。《中国国家地理》可能大家都看过,它是仿照《美国国家地理》做的一本杂志,做得很好,发行得也很好。它出过一本《中国最美的100个地方》,是一个特辑,50多块钱一本。那个书大概卖了好几百万册。特别有意思的是,一个资深驴友看完那本特辑后,失声哭了。他说,本来以为自己去过很多地方,看了这本书后才发现,还有那么多好地方自己没去过,有的连听说都没听说过。还有梭罗的《瓦尔登湖》,它是影响了全世界的一本书。我们不一定像梭罗那样找到一片属于自己的湖,成年地定居,自己种地,自产自收,但我们可以从书中汲取一些生活的方法和力量。再一本是《徐霞客游记》。徐霞客是一个奇特的先人,不光是在古代,就是放到现代也很奇特。他把整个生命都交给了行走,有一次,黄山被大雪封山封了好几个月,当他爬上山顶,出现在僧人面前时,那些僧人都惊呆了,都奇怪他是怎么上来的。再推荐几个纪录片,一个是叫《大秦岭》,拍得不错。秦岭漂亮极了,号称“中国的中央公园”。我一直想去,想了好几年,想去看看广阔的秦岭,看看它高耸入云的太白峰。它海拔3000多米,山脚下的凤翔县就是苏轼中进士之后第一次做官的地方,那里有苏轼的遗迹。纪录片《问道武当》和《襄阳好风日》等也都不错。最后,推荐大家看一看蔡天新的博客,上边有他游历世界各地的见闻,他喜欢摄影,拍了很多照片。我出去从来不拍照片,一是技术差,再就是顾不过来。我只写旅行笔记,在博客上。大家可以看一看我的博客,那是我旅行笔记的一个草稿箱,写了有二三十万字了,计划看明年能不能出一本关于旅行的书。
 
  我有一个淄博朋友,他在老家的山上买了一个小院,几千块钱,收拾收拾,很有返璞归真的感觉。那座山上长满了槐树,他的小院子里也长了6棵,他就借机给那个处所起了个名字,叫“六槐居”,那座山叫“北山峪”。我每年都会去那里一两次,今年又去了一次。有一年八月十五,我们专门到那里去看月亮。记不清哪一次了,从那里回来,我写下了一首诗,我那位朋友看了,很喜欢,大家评价也还不错。北京有一位文学博士还专门为那首诗写了篇两三千字的赏析。前不久,那位淄博朋友让我用毛笔把那首诗写出来,挂在他六槐树居屋内的墙上。最后,我把这首诗送给大家,权作结束语。
 
《北山峪》
 
很多无声的黄昏,在那里落下过
其中一个,罩在我的身上,它的安静
渗透着我,漫山遍野,那么多槐花
像是从树上长出的残雪,归来的鸟鸣
和光线一起黯淡下来,唯一的小路隐去
大山从繁华的人世间,回到了自身
苦菜花的黄,田旋花的粉红
杏子纯洁的涩,花椒树微麻的感情
紧紧贴着山峪里,那条小溪流动的心
一阵风过来,吹响此起彼伏的虫叫
像是星光落进草丛,溅起的回声
半个月亮,在云层里穿越,忽明忽暗
如一盏提着的灯,四周山峰围起来的天空
像一枚印章,白天是阳文,夜晚是阴文
盖出这里的每一个日子,而今晚
微弱的亮光,一个小院,几个绰约的人影
将成为题款中,最怀旧的那个部分
 
(完)
 
  注:该文根据我2012年初在山东旅游职业技术学院的讲座录音整理。
 
  【互动环节】
 
  提问:赵教授,您之前提到在美国旅行让我想起看过的两个纪录片,一个叫《一路向南》,拍的是中国两个自由旅行家,带着摄像机,从阿拉斯加到阿根廷,踏遍了整个美洲。他们之前还拍过一个纪录片叫《骑车到柏林》,两个人骑自行车从北京出发,到云南出境,跨越整个欧亚大陆。我想把这两个纪录片推荐给您,如果您喜欢,下次旅游可以尝试一下用摄像机录下来。你刚才提到《在路上》,这本书我也看过,作者想表达的是一种对人生的感觉,希望过“在路上”的日子,我想问一下,您对作者以及他的“旅行”的观点有什么看法?另外,《瓦尔登湖》的作者梭罗,十分向往自然的、没有现代化的生活,请问您是不是也向往那种自给自足的状态呢?
 
  回答:第一个问题,你说的中国这两位自由旅行者,我回去一定认真看一看,很羡慕他们,对他们的旅行方式充满敬意。我曾对在美国的那个同学说,将来退休后让他领着我转遍美国。而目前,我只去过美国很少几个地方。不过,我最想去的地方是非洲,印度和南美。
 
  第二个问题,关于凯鲁亚克的小说《在路上》。我只是用了他一个概念,“在路上”指的是一种人生状态,和我们探讨的“旅行”不是一个概念。米兰•昆德拉写过一本小说叫《生活在别处》,这一概念其实引用的是奥地利诗人里尔克的原话。这两天,我正在看一个记录片——《了解宇宙如何运行》,在此我推荐给大家。其实,地球的一生何尝不是一次旅行,一次超越。看完纪录片,当你有了对行星、太阳系的了解和理解,你就不会再为世俗生活中的琐碎小事生气和烦恼。
 
  第三个问题,关于《瓦尔登湖》。实际上,我们不一定非要远离城市,去一个地方住上一年,但我们可以到一个地方呆上两天,关闭手机,干点农活,或者就那么在山水前傻坐坐也行。我的意思是,在《瓦尔登湖》那样的作品引领下,寻找对当下生活的超越。整年整年地离开现实生活,我们肯定做不到,因为我们还有很多责任,和世俗的需求。至于我本人,倒真是想能有这样一次机会,去尝试,去挑战一下自己。
 
  提问:赵教授,您好。知道您的大名应该在10年前了,曾经在《济南时报》上见过。很荣幸,我跟您有共同之处,我也看到过银河,是2007年在青海湖边看到的,8月份,站在海拔3000多米的青海湖岸边看夜空,感觉太美了。看到银河,觉得自己渺小得如同一粒沙子。刚才提到《瓦尔登湖》时,您说,人不可能像梭罗那样,成天过着体验生活的生活。其实,有资料显示,梭罗本人也并没有在那里待过整整一年的时间。回头,我把这方面的详细资料发给您,您可以看一看。在这里,我想代同学们问几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您刚才讲座中提到了莫言获得诺贝尔奖,颁奖词中说他的作品采用了魔幻现实主义的手法,包括我在内,很多人都认为,那不是魔幻而是现实,请问您对这个问题有什么看法?第二个问题,您是个旅行者,能不能跟我们谈一下让您感觉最动人心魄的一次旅行或你遇到的景观?最后一个问题,您是《都市女报》的负责人,您能不能结合自身经历跟我们说一下您心目当中最理想的女性形象是怎样的?
 
  回答:第一个先说莫言。莫言刚获奖时,济南电视台《有一说一》栏目曾经采访过我,当时主要谈到的就是魔幻现实主义。20多年前,我在山师大上研究生的时候,莫言刚刚火起来时间不久,就特别喜欢他的作品。记得刚开始时,他本人好像不大同意有人说他是受到魔幻现实主义影响的。的确,他的作品跟他故乡的俗、历史结合得更紧密。莫言获奖绝对是件好事情,这对于中国作家、中国文学、中国文化都是好事,对我们山东人来说更是件大好事,也许这件事本身并不能拯救什么,但对我们整个民族的文化以及文化人、文学人都是一次鼓舞。
 
  第二个问题。今年2月份,我去了趟美国,到科罗拉多大峡谷去了一趟。我们是从拉斯维加斯开了5个多小时的车过去的,如果坐直升机,只需40多分钟,但得好几千块钱,为了省钱,我们选择开车过去,来回只花了1000多人民币。我们下午两点多到了科罗拉多峡谷,峡谷很大,我们只看了一小段。刚开始,我们只是沿着峡谷走一走,看一看。科罗拉多河离我们很远,只能看见一点,细细的一道。有人告诉我们,科罗拉多河有一个旅游项目,就是漂流,非常好玩,但因为报名的太多了,加上还要有意地控制人数,就只能往后延,即使你现在报名,也要等到8年以后才能轮得上。我们的习惯思维是,不能找找关系吗?美国和中国完全是两种文化,连总统的亲戚也不行。到了我们就要离开的时候,大概是六七点钟,天已经快要黑了。我们突然被一种意外的景象吸引住了,什么东西呢?那里的黄昏时分的天空一下子变得特别漂亮,满天彤红的晚霞,大峡谷石壁石崖的颜色在霞光照射下瞬息万变。当时是2月份,地面上都是积雪。光线照到松树上有时是红色,有时是金黄色。我们被科罗拉多的晚霞,深深吸引,不断地拍照,手机加相机一共拍了700多张照片。在一个景区里被大自然的日落景色吸引这么长时间,之前从来没有过。这是印象最为深刻的一次经历。
 
  第三个问题。我在《都市女报》做了7年多总编辑,现在已经不做了。我购买了那几年中国关于女性学研究的全部书籍,大都进行过比较仔细的研读,思考过一些中国女性问题,写过几篇相关的文章,在北京举办的女性学论坛上也发过言,还参加过一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个关于女性研究的会议。我有一个观点,这也是我自己一点独特的思考。我认为,理想的女性差不多就像是像杨澜那个样子,她的身上,集中了女性几乎所有的梦想,美貌,名声,事业,满意的婚姻,有钱又有温情的丈夫,还有孩子。中国女性的梦想是什么,要有事业,要有家庭,有财富,有老公,有美丽与相对不老的容貌。无大多数人,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都比较喜欢杨澜。相比之下,章子怡的情形就大不相同,在很多男性那里,她也是很受欢迎的,但也有不少女性,不接受她,甚至厌烦她。同为国际知名的中国女性,章子怡跟杨澜比,她们的差别到底在哪儿呢?恐怕平时很少有人去思考这个问题。我认为,两个人的差别就在于,章子怡身上比杨澜多了一样东西,那就是——过度的性感。这种过度的性感对男性的吸引力较强,但女性基本上是排斥的。大部分女性都觉得杨澜身上的性感是适度的,是恰到好处的,是温文尔雅的,是自然的,有品味的,而章子怡身上的性感有点接近于风流。实际上,男性和女性不同,当他们用各自的眼光和标准来衡量另外的女性时,难免就会是带着这样的观点去揣度和比照。再举个例子吧,奥黛丽•赫本和杨澜性质是一样的,还有国内的其他女演员如潘虹、田华等,大家都很少对她们有什么非议。反过来,对那些过度漂亮并带有另类风格的女性,像苏菲•玛索、玛丽莲•梦露,女性群体从内心里就不大喜欢和接受。玛丽莲•梦露更典型一些,她的命运之所以那么凄惨,很多女性之所以不愿意把她当做偶像,就是因为她身上有过度的美和性感。
 
  在我眼里,理想中的女性,就像是奥黛丽•赫本那样的人,既有绝伦的美貌,还有超凡的爱心,她晚年一直致力于慈善事业。当然,在现实生活中,她只是个幻象似的人物。当然,还有很多其他女性,比如居里夫人,格兰特修女,林徽因等,也都很杰出,令人喜爱和尊敬。
 
  旅行的另一个含义,也就是不断地去发现美,发现各种各样的美,让这些没=美来照耀我们的生活好心灵。谢谢大家。
 
  谢谢。

最新热点

更多

小众烟草卡成收藏金矿(图)

黑白堆叠、有些褪色发黄……一张张宛如照片、拥有百年...[详细]

论    坛

更多

宜    居

更多

中国农民造出“喜洋洋”潜艇惊外媒:成本仅3万

【环球军事报道】据法新社12月1日报道,丹江...[详细]

北京地铁告别两元随便坐时代

北京市公共交通价格调整将于12月28日起实施...[详细]

济州岛有望允许中国游客租车自驾

据韩国亚洲经济中文网报道,作为最受中国游...[详细]

湖南发现1596岁杉树王 树洞可容七八人站立(图)

湖南省继永州发现一棵“树中老寿星”千年罗...[详细]